【題目】科學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過程中發現了生長素,下列有關研究過程及結論不正確的是
A.達爾文在研究過程中,證明了胚芽鞘在生長過程中具有向光性
B.達爾文在研究過程中,證明了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達爾文在研究過程中,證明了胚芽鞘尖端會產生某種物質,對尖端下部會產生某種影響
D.溫特在研究過程中,證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產生了某種物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豌豆子葉的黃色(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雜交的F1表現型如下圖.讓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 ( )
A. 9∶3∶3∶1 B. 1∶1∶1∶1
C. 2∶2∶1∶1 D. 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經15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放入14N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4次復制后,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
A.1/16 B.1/8 C.1/4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甲圖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效應器
B.甲圖的⑥結構中,信號的轉換模式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C.若乙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b為興奮部位
D.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因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形成局部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含15N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并追蹤蠶豆根尖細胞的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連續分裂的時間數據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BC階段結束之后DNA含量才增加一倍
B.2~17.3 h期間,DNA分子可處于解旋狀態
C.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2~17.3 h期間活動旺盛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可發生在17.3~19.3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正常二倍體生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有關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間期復制結束后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增加一倍
B.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時可能發生交叉互換現象
C.姐妹染色單體消失時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D.減Ⅰ、減Ⅱ過程的前期細胞內均存在四分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高等動物某一器官中,發現了如圖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
A. 甲處于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個四分體
B. 乙圖中含有4個姐妹染色單體,無同源染色體
C. 在丙圖所示的時期,人的細胞中含有92條染色體,92個姐妹染色單體
D. 該器官一定是動物的精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對一種單基因遺傳病進行調查,繪制并分析了其中一個家系的系譜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 Ⅱ-5是該病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C. Ⅱ-5與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2
D. Ⅲ-9與正常女性結婚,建議生女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高等動物的生殖發育周期圖解(2N、N表示染色體數):試回答以下問題:
(1)由成體開始到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經過[ A ] ____________和[ B ] ___________過程。
(2)A過程發生在哺乳類動物的_______和_______中。
(3)受精卵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最終發育為成體.此過程的細胞分裂方式為______________。
(4)A、B兩過程的重要意義是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_______________數目的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