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表示在25℃時,A、B兩種植物隨著光照強度的變化時C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的變化曲線圖.植物A有一個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如圖2所示);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
(1)圖1中的a點表示;P點時,植物A葉肉細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來自過程;M點時,植物A葉肉細胞中消耗氧和產生氧的部位分別是(寫出具體細胞器的具體部位),此時限制光合作用的內部因素是(寫出2種).
(2)白天植物A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來源有 . 當平均光照強度在X和Y之間(不包括X、Y),假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各為12h,植物A 一晝夜中有機物積累量的變化是(減少/增加).
(3)在光照充足情況下,當CO2濃度增髙時,如圖1中B植物N點的光合作用強度變化是(降低/不變/升高).B植物在相同溫度下,如將該植物葉片覽于YkLux下9小時,然后移到黑暗處15小時,則該植物24小時內每100cm2葉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為mg.
【答案】
(1)細胞呼吸強度;細胞呼吸;線粒體內膜和類囊體膜;葉綠體結構、葉綠體色素和酶的數量(或色素和酶)
(2)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和呼吸作用產生;減少
(3)升高;0.63
【解析】解:(1)據圖分析,圖1中的a點表示呼吸作用強度,P點表示光補償點,A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來自細胞呼吸過程.M點表示光飽和點,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是呼吸作用產生和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 , A植物葉肉細胞中消耗氧和產生氧的部位分別是線粒體內膜和類囊體膜.此時限制光合作用的內部因素是葉綠體結構、葉綠體色素和酶的數量(或色素和酶).(2)分析圖2可知,白天植物A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來源有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和呼吸作用產生.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當平均光照強度在X和Y之間,A植物凈光合作用小于2,白天積累的不夠夜間消耗,一晝夜中有機物積累量的變化是減少.(3)在光照充足情況下,當CO2濃度增高時,B植物的光飽和點N點將會升高.B植物在相同溫度下,置于yklux下已經達到光飽和點,一晝夜內其就進行了9小時的光合作用,由于真正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凈光合作用,所以該植物24小時內每100cm2葉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為其真正的光合作用,即(1+6)×9×100÷10000=0.63mg.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比較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光反應階段與暗反應階段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系,是缺一不可的整體,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H]和ATP,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Pi,沒有光反應,暗反應無法進行,沒有暗反應,有機物無法合成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桑樹和大豆分別單獨種植(單作)或兩種隔行種植(間作),測得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與單作相比,間作時兩種植物的呼吸強度均受到影響
B.與單作相比,間作時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均增大
C.間作雖然提高了桑樹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開始積累有機物時的最低光照強度單作大于間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者在一個果蠅純系(全為純合子)中發現了幾只紫眼果蠅β(雌蠅、雄蠅都有),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紅眼.
(1)讓β與眼果蠅雜交,發現 , F1果蠅均表現為紅眼,并且由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產生的F2果蠅眼色出現3:1的分離比,由此判斷紫眼為常染色體上的單基因性突變.
(2)果蠅共有3對常染色體,編號為Ⅱ、Ⅲ、Ⅳ.紅眼果蠅γ的4種突變性狀分別由一種顯性突變基因控制,并且突變基因純合的胚胎不活,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兩個突變基因位點之間不發生交換.
①果蠅γ的雌雄個體間相互交配,子代成體果蠅的基因型為 , 表明果蠅γ以形式連續遺傳.
②進行雜交“♀β×♂γ”,子代果蠅中紫眼個體和紅眼個體的比例為1:1,表明γ攜帶紅眼基因,同時攜帶紫眼基因或攜帶基因.同時發現,子代果蠅中所有正常剛毛、鈍圓平衡棒的個體都是紫眼,所有短剛毛、正常平衡棒的個體都是紅眼,并且正常翅脈、卷曲翅、紫眼:正常翅脈、卷曲翅、紅眼:多翅脈、正常翅型、紫眼:多翅脈、正常翅型、紅眼為 , 所以判斷紫眼基因定位于號染色體上.
(3)研究者推測紫眼基因是紅眼基因的突變基因,利用轉基因技術將紅眼基因轉給β,發現其眼色由紫色恢復為紅色,通過與兩種果蠅的眼色對比,可以進一步確定上述推測.
(4)分別提取β和紅眼果蠅的總RNA,通過PCR技術,依次完成逆轉錄和過程后,比較獲得的cDNA長度,發現β的cDNA比紅眼果蠅的多了45對脫氧核苷酸,推測紫眼基因的單個表達產物會比紅眼基因的多個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情況,圖2表示處于細胞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復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
B. 處于圖1中BC段的細胞是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
C. 圖2中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
D. 圖2中細胞不存在染色單體,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①取6支試管,分別向其中加入4mL淀粉溶液;
②將試管分別放入0℃、20℃、40℃、60℃、80℃、100℃的恒溫水浴鍋中保溫5min;
③向裝有淀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酶溶液,立即放回水浴禍中并計時;
④每隔1分鐘取2滴左右淀粉溶液,滴于多孔反應板上,滴加1滴碘液檢測.記錄取出的樣液遇碘不呈藍色所需的時間t.
分析冋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 不能選擇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探究,因為 . 該方案中淀粉酶溶液滴加2滴,不能過多,主要是為了避免 .
(2)記錄的實驗結果如下表(“﹣”表示沒有記錄到實驗結果):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平均時間t | ﹣ | 7min | 3min | 2min | 7min | ﹣ |
請根據表中信息,用柱形圖的形式表示溫度對該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范圍是 . 為進一步確定最適溫度,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光學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的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1所示.圖2是圖1中a組合觀察到的視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組合視野最暗
B.d組合可能觀察不到細胞
C.b組合比c組合看到的細胞數少
D.由a組合轉變為c組合進行觀察時,應先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技術敘述正確的是:( )
A.為快速繁殖良種牛,可對受精卵進行分割移植
B.利用基因工程得到的轉基因馬鈴薯與普通馬鈴薯屬于同一物種
C.可用植物的葉肉細胞作外植體通過組織培養大量繁殖無病毒的植株
D.胚胎移植的實質是無性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如下所示,①、②、③、④代表物質運輸方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所需的H2O分子都是以方式①進入細胞
B.質膜上載體蛋白結合葡萄糖后其空間結構會發生改變
C.乙酰膽堿受體是一種通道蛋白,乙酰膽堿以方式②通過突觸后膜
D.神經元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生理基礎是K+以方式④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哺乳動物的生殖活動與光照周期有著密切聯系.如圖表示了光暗信號通過視網膜→松果體途徑對雄性動物生殖的調控.請據圖作答:
(1)黑暗環境中,圖中所示的神經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與松果體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使后者合成和分泌的增多,進而通過影響HPG軸發揮調節作用,該過程屬于調節.
(2)光暗信號調節的反射弧中,效應器是 , 當興奮到達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為 . 圖中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的過程中伴隨著信號到信號的轉變.
(3)在HPG軸中,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運輸到 , 促使其分泌黃體生成素(LH,一種促激素);LH隨血液運輸到睪丸,促使其增加的合成和分泌.
(4)若給正常雄性哺乳動物個體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LH,隨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會 ,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