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節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 kJ/(m2·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A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
B.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5.625%
C.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9.6×104 kJ/(m2·y)
D.捕食關系一般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
【答案】C
【解析】
能量的來源:①生產者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能②其余各營養級的能量來自上一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營養級;③殘體、糞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消費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營養級同化+未被利用。
肉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0.25+5.1+2.1+0.05)×103 kJ/(m2·y)=7.5×103 kJ/(m2·y),而能量來源是有機物輸入5和植食性動物,則來源于植食性動物的能量為2.5×103 kJ/(m2·y)。植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9+4+0.5+2.5)×103 kJ/(m2·y)=16×103 kJ/(m2·y),而能量來源是有機物輸入2和生產者,則來源于生產者的能量為14×103 kJ/(m2·y)。生產者同化的能量(70+23+3+14)×103 kJ/(m2·y)=1.1×105 kJ/(m2·y)。
A、圖中A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轉化成熱能和ATP中的化學能,A正確;
B、能量從該生態系統的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傳遞的效率為2.5×103/(16×103)=15.625%,B正確;
C、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70+23+3+14)×103 kJ/(m2·y)。y=1.1×105 kJ/(m2·y),C錯誤;
D、捕食關系一般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是單向流動的,D正確。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角蟬幼蟲和螞蟻長期棲息在一種灌木上,角蟬幼蟲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螞蟻的食物,同時螞蟻也保護角蟬幼蟲不被跳蛛捕食。科學家隨機選取樣地中一半灌木,將上面的螞蟻捕凈,另一半灌木不做處理,統計角蟬幼蟲數量變化,結果如下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題中食物鏈是灌木→角蟬→螞蟻→跳蛛
B.角蟬幼蟲和螞蟻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C.螞蟻所攝取的能量直接來源于灌木
D.有螞蟻時角蟬幼蟲數量將持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地錢()是一種苔蘚植物(圖1),性染色體為
,其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現象(圖2,
和
代表染色體數),會經歷孢子體和配子體兩種不同的植物體形態。
(1)地錢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若要快速人工繁育,可采用的方法及原理是____________。
A. 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細胞全能性 B. 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細胞核全能性
C. 植物體細胞雜交、植物細胞全能性 D. 植物體細胞雜交、植物細胞核全能性
(2)地錢的孢子體可以分為胞蒴、蒴柄、蒴足三部分,若比較這三部分結構細胞中的核酸,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完全相同,
也完全相同 B.
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C. 不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D.
不完全相同,
也不完全相同
(3)生理過程Ⅰ、Ⅱ共同維持地錢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其中生理過程Ⅰ稱為__________;從受精卵到孢子體的發育過程所進行的細胞分裂與生理過程Ⅱ相比,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填寫下列相關序號)。
①需進行復制 ②細胞分裂次數等于
復制次數
③可發生基因突變 ④可發生基因重組
(4)齊齊哈爾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學家曾對中國東北地錢進行了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1~8均為常染色體,而代表性染色體。
染色體核型分析的取材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分裂旺盛的生長點”或“不分裂的成熟組織”);取材后的制片過程應遵循正確的步驟,請完成排序:__________。(用數字編號表示)
①用清水漂洗 ②用拇指輕按載玻片 ③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④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溶液解離
(5)根據圖2、圖3分析,科學家在進行此次染色體核型分析時,所用細胞取自__________(選填“孢子體或“配子體”),寫出你的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水分子(圖中①所示)進入成熟植物細胞的運輸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進入成熟植物細胞時需要細胞提供能量
B.②表示磷脂分子
C.③的數量是限制①進入細胞的可忽略的因素
D.當成熟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低于細胞外滲透壓時,①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不同環境中某一種群增長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曲線是該種群在理想環境中的增長曲線,沒有K值
②乙曲線中的K值是該種群的最大數量
③如果不考慮遷入和遷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設該種群是某經濟魚,在e點時開始捕撈,可持續獲得最高產量
⑤種群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
⑥K值是環境的最大容納量,不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A. ①② B. ①⑥ C. ①③ D. 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草原上某兩類生物種群數量變化的動態曲線,其中 r 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小、壽命短,生殖力強但存活率低,親代對后代缺乏保護;K 對策生物通常個體大,壽命長,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親代對后代有很好的保護。請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田鼠的種群密度時常采用________,若標記物容易脫落,則種群密度的估算值會 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一般情況下,田鼠的壽命只有兩年,幾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種群數量每天可增加 1.47%,其屬于_____(填“r對策”或“K對策”)生物,這類生物很難消滅,在種群密度極低時也能迅速回升,最終呈“S”型曲線變化。
(2)K 對策生物的種群數量高于或低于_____(填“S”或“X”)點時,都會趨向該平衡點,因此種群通常能穩定在一定數量水平上,該數量水平被稱為 ________。
(3)布氏田鼠是新遷入該草原的小型嚙齒類動物,若有 M 只布氏田鼠進入該草原后快速繁殖,呈倍數增長,每月增長率為X,理論上 t 月后種群數量的數學模型公式為_______。但種群難以在較長時間內按此模型增長,是因為__________。
(4)某同學為了研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對酵母菌計數時,在顯微鏡下一個中方格菌體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若五個中格酵母菌平均數均為下圖所示,則估算10ml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總數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γ-氨基丁酸和某種局部麻醉藥在神經興奮傳遞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如下圖1所示。此種局麻藥單獨使用時不能通過細胞膜,如與辣椒素同時注射才會發生如圖2所示效果。
【1】圖1中,如果刺激神經細胞A點處,則此處膜內外電位將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神經沖動通過突觸結構時是以____________形式進行傳遞。
【2】圖1中γ-氨基丁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促進/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圖2中這種局部麻醉藥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
科學家們發現,血清中游離脂肪酸(FFAs)水平是Ⅱ型尿病(胰島素抵抗)的敏感指標。以下是人體內脂肪酸的部分代謝機制示意圖(圖3),字母代表物質。
【3】人體內據圖3分析X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和X結合后,PKA的活性______(填“增強或“減弱”)。
【4】結合所學知識和圖3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可能符合以下的______
A.脂肪細胞內HSL的活性增強
B.注射胰島素能有效控制血糖
C.胰島B細胞膜上載體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下降
D.體內產生的某種物質能競爭性結合靶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
【5】結合所學的血糖調節、血脂調節相關知識和圖3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量會如何變化?并簡要解釋其機理。____________。(不考慮肝細胞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血糖平衡與胰島素等激素的調節密切相關,圖12表示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部分過程,其中甲表示細胞,乙表示細胞器,①~⑤表示發生在膜上的過程,其余箭頭表示物質轉變或促進作用。
【1】據圖分析,細胞甲表示______細胞,細胞器乙表示______。
【2】圖中的過程①~⑤中,能體現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是______。
【3】根據圖和已有知識,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甲細胞中,ATP與ADP的比值增大,有利于胰島素的分泌
B.胰島素的分泌可能與Ca2+進入甲細胞引起膜電位的改變有關
C.胰島素可以在組織細胞中轉變為運輸葡萄糖的載體
D.胰島素可以促進組織細胞中葡萄糖的利用
【4】若體內的細胞甲大量受損,會影響血糖調節,引起______(1型/2型)糖尿病。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很多,二甲雙胍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發現,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可能與生長和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達有關,為此科研人員用小鼠做了為期10周的研究,部分結果如表所示,其中WT表示野生型小鼠,KO表示敲除GDF15基因的小鼠,M表示小鼠口服二甲雙胍,C表示小鼠口服生理鹽水。
組別 | 血漿GDF15(pg·mL-1) | 血漿胰島素(ng·mL-1) | 注射葡萄糖1小時后的血糖(mM) |
WT-C | 45 | 1.56 | 20.2 |
WT-M | 93 | 0.60 | 15.7 |
KO-C | 0 | 1.64 | 20.5 |
KO-M | 0 | 2.82 | 21.1 |
【5】M組小鼠口服的二甲雙胍,需用______溶解。
【6】根據表所示的實驗結果,有人提出了以下結論:二甲雙胍可能通過增強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來降低血糖,但與GDF15是否表達無關。其結論是否科學?請作出判斷并闡釋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