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非的幾千億只蝗蟲跨越千山萬水,已侵入巴基斯坦,并隨時可能抵達中國境內。一旦發生蝗災,農產品可能會被完全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我國浙江省寧波市將派出十萬只鴨兵支援巴基斯坦消滅蝗蟲。根據蝗災發生及治理過程中的調查數據,科研人員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蝗蟲種群,其環境容納量可以用圖中_______點對應的種群數量表示。CD段時,蝗蟲種群的增長倍數λ_______1(橫線上請填“>”、“=”或“小于”)。直接影響蝗蟲種群密度的是______________。
(2)來自中國浙江的鴨兵在圖中_______點對應的種群數量之前投放比較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巴基斯坦當地的一些鳥類、蛙類也可以捕食蝗蟲,但缺點是不能隨著蝗蟲而遷徙。這里涉及到的種間關系有______________。
(4)除了鴨兵支援,還可以采用的生物防治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5)防治蝗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點 < 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 A點 A點時,蝗蟲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達到了K/2),所以應在A點之前防治(且越早越好) 捕食、競爭 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破壞蝗蟲的性別比例 使能量持續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
【解析】
S型增長曲線有幾個階段:
①潛伏期(對環境的適應):個體數量少,增長速率很慢。
②快速增長期(對數期):個體數量快速增加,K/2時增長速率達到最高。
③穩定期(飽和期):隨著種群密度增加,個體因食物、空間和其他生活條件的斗爭加劇,同時天敵數量也增長。種群實際增長率下降。當數量達到環境條件允許的最大值(K)時,種群會停止生長。種群增長速率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種群數量達到最大。
④達到K值后,種群的數量一般在K值附近波動。
(1)環境容納量指的是環境不被破壞的情況下,種群所能維持的最大數量,即圖中的B點;CD段,蝗蟲種群數量下降,蝗蟲種群的增長倍數λ小于1;直接影響蝗蟲種群密度的是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
(2)為預防蝗災,應將蝗蟲的種群數量控制在A點之前,即來自中國浙江的鴨兵在圖中A點對應的種群數量之前投放比較好;因為A(K/2)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為了避免治理后害蟲迅速繁殖,預防害蟲應在A(K/2)點之前進行。
(3)巴基斯坦當地的一些鳥類、蛙類也可以捕食蝗蟲,但缺點是不能隨著蝗蟲而遷徙。其中鳥類、蛙類與蝗蟲之間是捕食關系,同時鳥類和蛙類又屬于競爭關系,故這里涉及到的種間關系有捕食和競爭。
(4)除了鴨兵支援,還可以采用的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破壞蝗蟲的性別比例,從而降低蝗蟲的出生率,降低蝗蟲的種群密度。
(5)防治蝗災的目的是調節能量流動,使能量持續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為研究 JS-K(一種新合成的抗腫瘤藥物)對胃癌細胞的抑制效應及機制進行了相關實驗。
(1)體外癌細胞培養:胃癌細胞培養于含動物血清(目的是更好地模擬體內的 ________成分) 的完全培養液中,并補充_________以防污染。經_________消化制成細胞懸液。將裝有細胞懸液的培養瓶置于 CO2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
(2)配制不同濃度的 JS-K 溶液,添加于各組完全培養液中。每隔一段時間檢測胃癌細胞存活率。
(3)研究結果表明:JS-K 抑制胃癌細胞存活,且抑制效果隨著劑量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 ________,如圖 1。在圖中畫出 24h 時各濃度下胃癌細胞的存活率曲線_________。本實驗的可變因素是____。
(4)實驗過程中還用到一種 Z 試劑,相關結果如圖 2。根據結果推測,Z 試劑可能是細胞凋亡的____________ (填“促進”或“抑制”)劑。
(5)研究者進一步研究了 JS-K 誘導胃癌細胞凋亡的機制,發現 JS-K 是通過促進活性氧的產生誘導胃癌細胞凋亡的。研究者用 JS-K 和 NAC 同時處理胃癌細胞,發現其與____________ 的胃癌細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__________________處理的胃癌細胞存活率顯著高。猜測 NAC 是一種 _________________的清除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池塘中生活著多種浮游動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見雜食浮游動物,具有較強的攝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體中藻類的過度增長。為探究大型溞對藻類的影響,某實驗室進行了以下相關實驗。
Ⅰ.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勻后分別裝入透明塑料桶中,將塑料桶隨機分成5組(C0~C4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將水桶置于適宜光照下,每三天計數一次,統計每組水樣中藻類植物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下圖2。
Ⅱ.研究者還統計了各組水體中小型浮游動物的密度變化,結果如下圖1所示。
(1)池塘相當于一個生態系統,輸入其中的總能量為_____。
(2)根據上述信息,大型溞在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____營養級,它與小型浮游動物的種間關系是_____。
(3)第4天到第7天期間,C0、C1、C2組藻類植物細胞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寫出兩項即可)。
(4)由上述實驗可知,投放大型溞可用于防治因水體富營養化(N、P污染)造成的藻類爆發,但需考慮大型溞的投放___等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細胞之間的通訊多數是通過信號分子傳遞的。有些信號分子作用于細胞表面的受體,有些則作用于胞內受體。生物學上將細胞外與膜受體結合的信息分子稱為第一信使,由其轉換而來的細胞內信號則稱為第二信使,如圖1所示。人體胰島素分泌調節及其發揮的生理作用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細胞表面的膜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圖2中胰島素是由_____________細胞分泌的,屬于_____________信使。第一信使與膜受體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
(2)第一信使主要包括激素、_____________等,其中前者彌散到體液中,隨血液流經全身,傳遞各種信息,后者與膜受體結合后,可引起膜電位的變化。在第一信使中還包括一些局部介質,如由T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
(3)人進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牽張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到A處時,體液中Na+流動總的趨向是_____________,興奮在B處發生的信號變化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G是一種藥物合成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CH3CHO+CH3CHO,完成下列填空:
(1)A中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
(2)碳原子上連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時,該碳稱為手性碳。寫出B的結構簡式,用星號(*)標出B中的手性碳_______________。
(3)寫出具有六元環結構、并能發生銀鏡反應的B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不考慮立體異構,只需寫出2個)
(4)反應④所需的試劑和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F到G的兩步反應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題信息,寫出以和
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流程(無機試劑和乙醇任用,合成路線表示為:甲
乙……
目標產物)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某植物,測量其光合作用的相關指標(如圖所示)。光飽和點是光合作用最強時最低的光照強度(除光飽和點外,其他數據都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測得)。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固定CO2的具體部位是_____。葡萄糖在體內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所需,其中在細胞質基質產生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圖分析,赤霉素能________(填“降低”“提高”或“不影響”)光飽和點。用質量濃度為60mg/L的赤霉素處理組光合速率小于其他組的限制因素_______(填“是”或“不是”)胞間CO2濃度,據圖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會影響光合作用,具體表現是低濃度的赤霉素促進光合作用,高濃度的赤霉素則抑制光合作用,其反應的生理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強光下,激發態葉綠素會與氧分子反應形成單線態氧而損傷葉綠體,然而類胡蘿卜素可快速淬滅激發態葉綠素,起保護葉綠體的作用。缺乏類胡蘿卜素的突變體,光合速率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取某植物幼苗進行無土栽培實驗,下圖為該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隨溫度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
(1)假設上述實驗在缺 Mg 的條件下進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圖中的 A 點會向_____(左、右)移動。
(2)溫室栽培該植物,為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應控制的最低溫度為_____℃。
(3)限制 AB 段 CO2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圖中_____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兩倍。
(4)為了探究不同條件對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用 8 株各有 20 片葉片、大小長勢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利用傳感器定時測定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實驗結果統計如下表:
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強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時后CO2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環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環境中二氧化碳減少)
①用編號為_____的裝置可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驗組合,該實驗組合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欲探究其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實驗設計思路是在_____℃之間縮小溫度梯度做平行實驗。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強的是第_____編號組實驗。
③現有一株某植物的葉黃素突變體,將其葉片進行了紅光照射光吸收測定,與正常葉片相比,實驗結果是光吸收差異_____(“不”或“非常”)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長激素(GH)是哺乳動物體內一種具有種屬特異性的單鏈蛋白質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對機體各組織器官均有影響。下圖為人體內生長激素分泌調節過程和對靶細胞的生理作用示意圖。請回答:
(1)器官甲為________。IGF-I被稱作“促生長因子”,IGF-I的合成和分泌存在著_____________調節和_____________調節兩種調節機制。
(2)據圖分析可知,人體內GH含量保持相對穩定,這種穩態的維持與IGF-I有關,實現該穩態的調節途徑為________________。圖中GH、GHRH、GHRIH在作用方式上的共同點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3)實驗發現,給小鼠注射較大劑量的GH時,實驗小鼠往往會出現尿糖。據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過程,圖中 A~C 表示物質。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圖中 A 為氧氣,該過程產生的氧氣部分釋放到空氣中
B.圖中 B 為 NADPH,在增加 CO2 濃度時,B 的含量暫時升高
C.該過程消耗的 NADP+和 C 來自葉綠體基質
D.該過程發生了光能到活躍化學能的轉化,能量儲存在 ATP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