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①~③是動物細胞培養過程,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將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②是目的基因(血清白蛋白基因);②~③表示采用轉基因技術,將目的基因(血清白蛋白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過程;④是早期胚胎;④~⑤采用了胚胎分割技術,對囊胚進行胚胎分割時,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⑤~⑥表示胚胎移植過程;⑦是轉基因生物(乳腺生物反應器).
解答 解:(1)基因工程四部曲的第一步是獲取目的基因,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離獲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轉錄法和化學合成法.
(2)若將③進行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需要滿足適宜的溫度、pH、溶解氧、血清等條件.
(3)動物核移植技術常用未受精的卵細胞,是因為卵細胞體積大易操作,發育的全能性最高.
(4)顯微注射法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最有效的方法.
(5)個體⑦的遺傳信息幾乎全部來自供體的細胞核③,⑥只是⑦的代孕母親,所以⑥與⑦的遺傳性狀不相同.
(7)質粒A缺少標記基因、質粒C在用和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時,復制原點會被限制酶切割,會影響重組質粒的自主復制,所以質粒A、C不能作為基因工程的運載體.
(8)要將目的基因和質粒B形成重組質粒,需用PvuⅠ限制酶.目的基因和質粒B形成的重組質粒長度為2.7-0.1+(4.0-1.0)=5.6kb(質粒且切割后形成的大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時形成的大片段)、0.1+1.0=1.1kb(質粒且切割后形成的小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時形成的小片段)或2.7-0.1+1.0=3.6(質粒且切割后形成的大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時形成的小片段)、0.1+3.0=3.1(質粒且切割后形成的小的片段+切割目的基因時形成的大片段).
故答案為:
(1)從體細胞中分離和化學方法人工合成
(2)適宜的溫度、pH、溶解氧、血清
(3)卵細胞體積大易操作,發育的全能性最高
(4)顯微注射法
(5)否,因為個體⑦的遺傳信息幾乎全部來自供體的細胞核
(7)質粒A缺少標記基因、質粒C在用和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時,復制原點會被限制酶切割,會影響重組質粒的自主復制
(8)PvuⅠA、C
點評 本題結合乳腺生物反應器的制備過程圖,綜合考查基因工程、動物體細胞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技術,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及應用,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識記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識記胚胎移植的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CV可能攜帶某些酶進入宿主細胞 | |
B. | HCV的遺傳信息流動方向與HIV相同 | |
C. | 過程③所需的tRNA和氨基酸來自肝細胞 | |
D. | 過程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 |
B. | 檢測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 |
C. | 脂肪的檢測和觀察 | |
D. | 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山東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山東模擬)在小鼠的一個自然種群中,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實驗中發現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現象(胚胎致死).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黃色短尾親本能產生4種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共有4種
C.表現型為黃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種
D.若讓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F2中灰色短尾鼠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火災后,該群落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人類活動會影響其速度和方向 | |
B. | 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草本層中動物類群的分布 | |
C. | 從灌木階段到森林階段,喬木層將逐步取代灌木層的優勢地位 | |
D. | 群落演替達到森林階段后,物種組成將不再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鷹潭市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寶安區模擬)下列信息傳遞的實例中,屬于利用信息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的是( )
A.萵苣在適宜波長下才能萌發生長
B.昆蟲散發性外激素傳遞信息
C.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信息
D.雄鳥求偶時進行復雜的“求偶”炫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