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埃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致死率高達90%,具有極強的感染性.人體感染后會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等癥狀.如圖是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弧啟動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途徑.請回答相關問題:
(1)嘔吐時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通過非條件反射導致胃體肌肉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反射弧中效應器由組成.
(2)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境滲透壓 , 滲透壓感受器知此變化后,促使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3)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機體免疫系統的第道防線.
(4)圖中E的名稱是 . 與A細胞相比,B細胞內顯著增多的具膜細胞器有 . 某男子感染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還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埃博拉病毒為單鏈RNA病毒,易發生 .
【答案】
(1)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體肌肉
(2)升高;下丘腦
(3)二
(4)效應T細胞;內質網、高爾基體;基因突變
【解析】解:(1)嘔吐時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通過非條件反射導致胃體肌肉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反射弧中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體肌肉組成.(2)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境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知此變化后,促使下丘腦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維持內環境的穩定.(3)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機體免疫系統的第二道防線.(4)分析題圖可知,B是由淋巴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E是作用于靶細胞的效應T細胞;漿細胞能產生抗體,抗體屬于分泌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的分工合作,因此與A細胞相比,B細胞內顯著增多的具膜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從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由于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RNA是單鏈結構,容易發生變異,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發生了變異,原有的抗體對變異后的埃博拉病毒沒有免疫作用,因此可能會再患病. 所以答案是:(1)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胃體肌肉;(2)升高;下丘腦;(3)二;(4)效應T細胞;內質網、高爾基體;基因突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一般會損傷組織
B.反應特點是發病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C.T細胞是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D.過敏反應只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真核生物細胞都有細胞核
B. 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C. 細胞核中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主要是核仁
D. 細胞核位于細胞中心,所以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雄性動物(2n=4)在生殖和發育過程中的有關圖示。圖1是減數分裂過程簡圖,圖2、圖3是一同學畫的不同時期細胞分裂圖像和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圖1中的②過程產生的細胞叫 , 圖2中的細胞處在該過程中。
(2)圖2中乙細胞時期處于圖3中(填編號)階段,其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為圖1中(填細胞名稱)。
(3)圖3中,曲線①②階段形成的原因是;曲線②③階段形成的原因是;曲線階段(填編號)的細胞內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4)在發育過程中,該動物細胞中染色體數最多時有條。
(5)有人發現圖2甲圖有錯誤。請指出錯誤之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HIV結構示意圖,圖中gp120蛋白與gp41蛋白一同構成HIV病毒顆粒上的突刺結構,基質部分由p17蛋白構成,核心部分由p24蛋白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NA上有基因片段
B.四種蛋白質的合成需要病毒體內的核糖體
C.反轉錄除了需要反轉錄酶外,還需要模板、能量和核糖核苷酸
D.用3H、15N、32P和35S標記HIV,則子代HIV同樣含3H、15N、32P和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分別為物質進出細胞的坐標圖和模式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乙所示的細胞可能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生物膜系統
B.圖甲為主動運輸、圖乙為協助擴散,故兩種運輸方式沒有共同點
C.圖甲物質由膜外運輸到膜內過程中一定消耗氧氣
D.腸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過程可用圖乙中的跨膜運輸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長期飲用有助于增強體質,但牛奶同時也是多種疾病的傳播載體.如圖1所示是牛奶消毒及消毒后的細菌檢測.
(1)圖中步驟①稱為消毒法,步驟②是 .
(2)檢測過程進行步驟③搡作時,應選用如圖2中的哪種工具 . 為了避免雜菌污染,此處應在附近進行.
(3)將接種后的培養基和作為對照的同時放入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36小時.取出后統計各平板的菌落數,結果如表所示.
牛奶稀釋倍數 | 10﹣2 | 10﹣3 | 10﹣4 |
平板1菌落數 | 87 | 10 | 1 |
平板2菌落數 | 83 | 12 | 1 |
平板3菌落數 | 85 | 10 | 0 |
應該選擇其中稀釋倍數為的平板進行計數,經過消毒后的牛奶中,細菌數大約是個/mL.不同種微生物的菌落在等方面表現出的特點,可作為分類依據(寫出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表示某雄性動物的體細胞,B,C分別表示該動物處于不同分裂狀態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分別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它們分別是:①;②。
(2)C細胞的名稱是 , 它含有同源染色體對。
(3)B圖細胞最終分裂結束后,一般情況下,可以形成種子細胞。
(4)繪出F細胞染色體形態的簡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