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中國研究員們從樹鼩這種動物入手,構建了高質量的樹鼩肝細胞基因表達圖譜數據庫。他們結合先進的純化技術和高分辨質譜分析手段,發現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會與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關鍵受體結合區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與肝臟細胞膜上的NTCP結合,進而感染肝細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乙肝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按生態系統成分來分,屬于 , (能/不能)用普通的培養基進行培養,乙肝病毒能在肝細胞內繁殖,主要原因是 。請寫出乙肝病毒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方式 。
(2)請舉出一個病毒應用的例子。 。
(3)病毒感染細胞一般是先要病毒與細胞膜表面的 結合,然后進入細胞內。乙肝病毒首次入侵機體,體內的 等細胞可特異性識別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誘使機體產生相應抗體,該抗體的作用是 。
(4)NTCP平時在肝臟起的基本作用是轉運膽酸和鈉離子。膽酸和鈉離子進入肝細胞的方式是 。研究員們將NTCP導入以前不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細胞中,使這些細胞能被乙肝病毒感染,這個事實證明了 。
(1)消費者(1分),不能(1分) 乙肝病毒利用肝細胞的酶和物質完成基因復制和表達。
(2)在基因工程中,充當運載體;在細胞工程中,可以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經減毒或滅活處理后,制成免疫苗。
(3)受體 B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本空答對3個得2分,對2個得1分,只對一個不得分) 與乙肝病毒結合,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4)主動運輸 NTCP可以導致細胞感染乙肝病毒。
【解析】
試題分析:(1)病毒是高度寄生的生物,而且只能寄生在活體上,所以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普通的培養基只能提供營養物質,不能提供活細胞,所以普通培養基不能培養病毒;寄生生活的病毒利用宿主細胞的原料和核糖體;基因的表達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見圖.
(2)病毒有侵染功能,所以可以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弱毒性的病毒可以作為疫苗,誘導人體產生抗體.
(3)病毒入侵人體后通過胞吞進入人體,所以需要首先和細胞表面的受體相結合;在細胞免疫中具有特異性識別作用的細胞有B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等;抗體的作用是和抗原也就是乙肝病毒相結合.
(4)離子由于帶電荷,所以運輸的方式一般是主動運輸;因為“發現肝臟膽酸轉運蛋白(NTCP)會與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關鍵受體結合區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與肝臟細胞膜上的NTCP結合,進而感染肝細胞”所以NTCP可以導致細胞感染乙肝病毒.
考點:本題主要考察病毒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菌培養過程中分別采用了高壓蒸汽、酒精、火焰灼燒等幾種不同的處理,這些方法依次用于殺滅哪些部位的雜菌
A.接種環、手、培養基
B.高壓鍋、手、接種環
C.培養基、手、接種環
D.接種環、手、高壓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種礦質元素,科學實驗發現土壤中缺磷,會導致植株矮小,葉色暗綠。依據葉色變化可能是缺少類胡蘿卜素,試設計實驗探究葉色暗綠是否是因為缺磷造成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實驗所需主要用具、試劑:燒杯、漏斗、試管、研缽、完全培養液、僅缺磷的完全培養液、無水乙醇、SiO2、CaCO3、、層析液等
實驗材料:正常生長的黃瓜幼苗
(1)實驗假設: 。
實驗步驟:
(2)第一步:取兩個燒杯編號為A、B,各放入 的黃瓜幼苗。
(3)第二步:向A燒杯中加入適量的 ;向B燒杯中加入 作為對照,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培養到兩組黃瓜苗葉片出現顏色差異。
(4)第三步:分別從A、B兩組中選取 ,然后進行提取和分離色素,觀察比較 。
(5)實驗結果及結論預測:
① ,說明缺磷導致的葉色暗綠,不是由于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② ,說明缺磷導致的葉色暗綠,是由于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的全能性是指細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復到分化前的狀態
B.正常的人體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的增多而衰老
C.衰老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變化而功能不變
D.環境中的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的DNA,使其產生原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三3月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檢驗某制劑對機體免疫機能的調節作用,用含不同劑量該制劑的飼料飼喂健康小鼠,一段時間后給小鼠注射綿羊紅細胞,測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針對綿羊紅細胞的抗體,能導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下圖結果。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用到的綿羊紅細胞相當于抗原
B.溶血素由漿細胞合成,其分泌過程有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C.溶血素能導致綿羊紅細胞溶解,這個過程屬于細胞免疫
D.中劑量的該制劑對小鼠免疫機能的增強作用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下月考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種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環境中
B.生物進化的方向與基因突變的方向一致
C.冬季來臨時,植物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為了更好防止凍傷
D.受農藥處理后,種群中抗藥性強的個體有更多機會將基因傳遞給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植物所結子粒由多對基因控制,其中三對自由組合的基因(A、a,C、c,R、r)為色澤基因,只有三對基因都含有顯性基因時才表現出有色,其它情況為無色。在有色的基礎上,另一對自由組合的基因(P、p)稱為紫色基因,當顯性基因P存在時才表現為紫色種子,而pp隱性純合時表現為紅色種子;卮鹣铝袉栴}:
(1)同時考慮四對基因,無色純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種。
(2)AACCRRPP與aaccrrpp雜交,F1自交,F2的子粒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色種子中紫色種子占__________。
(3)讓基因型純合的不同的甲乙無色植株相互雜交,F2的子粒中有色:無色= 9:7,說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_____對基因不相同。如果在不考慮基因(P、p)和正反交的情況下,能得到上述雜交結果的雜交組合有_______種。
(4)讓純合的紅色植株與純合的無色植株雜交,F2的子粒中紫色:紅色:無色= 9:3:4, 則純合無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三3月調研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自然條件下,下列有關高等植物檸檬酸循環和卡爾文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檸檬酸循環直接把葡萄糖中的化學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
B.卡爾文循環把ATP和NADPH中的化學能轉換成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C.檸檬酸循環消耗二氧化碳,卡爾文循環產生二氧化碳
D.檸檬酸循環只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卡爾文循環只在光照條件下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考沖刺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觀測不同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柑橘,結果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光照強度 | 葉色 | 平均葉面積(cm2) | 氣孔密度(個.mm-2) | 凈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
強 | 淺綠 | 13.6(100%) | 826(100%) | 4.33(100%) |
中 | 綠 | 20.3(149%) | 768(93%) | 4.17(96%) |
弱 | 深綠 | 28.4(209%) | 752(91%) | 3.87(89%) |
注:括號內的百分數以強光照的數據作為參照
(1)CO2以 方式進入葉綠體后,與 結合而被固定,固定產物的還原需要光反應提供的 。
(2)在弱光條件下,柑橘通過 和 來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適應弱光環境。
(3)與弱光下相比,強光下柑橘平均每片葉的氣孔總數 ,單位時間內平均每片葉CO2吸收量 。對強光下生長的柑橘適度遮陰,持續觀測葉色、葉面積和凈光合速率,這三個指標中,最先發生改變的是 ,最后發生改變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