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A-F是某種哺乳動物(基因型AaBb)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G是核DNA含量變化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F中可雄性體內出現的細胞有________,只能在雌性個體內出現的有_______。
(2)D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D細胞對應G圖中的_____段。
(3)如果上圖細胞都來源于動物的性腺且都與配子形成有關,則E細胞的名稱______。
(4)F細胞中發生的變化主要是_________,比較活躍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答出2種)。
(5)若G圖中gh段產生的生殖細胞基因型為AB,則由同一個原始生殖細胞產生的另外三個細胞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DEF AB 精細胞或極體 fg 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 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 核糖體、線粒體 AB ab ab
【解析】
分析題圖:A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稱為初級卵母細胞;B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稱為次級卵母細胞;C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稱為初級精母細胞;D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稱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E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F細胞處于分裂間期。
分析G圖中曲線:O-d屬于有絲分裂過程一個細胞核內DNA數量變化,其中O-b為分裂間期,b-c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cd為末期;d-g為完整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其中d-e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e-f為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f-g為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
(1)結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圖中AB細胞的細胞質都是不均等分裂的,分別屬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只能出現在雌性動物體內,不可能出現在雄性動物體內,因此可能出現雄性動物體內出現的細胞有C、D、E、F。
(2)D細胞著絲點分裂,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并且細胞均等分裂,可以是減二后期的第一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因此D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可以是精細胞或極體。結合前面的分析可知,D細胞對應G圖曲線中fg段。
(3)如果上圖細胞都來源于動物的性腺且都與配子形成有關,根據E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其名稱可能為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
(4)F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其發生的變化主要是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由于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都需要能量供應且蛋白質的合成必須核糖體為場所,因此該過程中線粒體和核糖體兩種細胞器比較活躍。
(5)根據哺乳動物的基因型AaBb,則其一個原始的性原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aBb,若產生的一個生殖細胞基因型為AB,則同時產生的另外三個細胞的基因型為AB、ab和a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蛋白質分子中一條多肽鏈,其中共有5個甘氨酸(C2H5O2N)且分別位于第1、8、20、23、30位。現去掉其中所有的甘氨酸得到4條長短不等的肽鏈,則相對于原肽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O原子數目不變
B. 氨基和羧基分別增加3個
C. 如果新生的4條肽鏈總共有5個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個羧基在-R(側鏈基團)上
D. 4條肽鏈若重新連接成一條長鏈將脫去3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光合作用的過程,其中Ⅰ、Ⅱ表示光合作用的兩個階段,a、b表示相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階段Ⅰ和Ⅱ分別表示暗反應和光反應B.階段I的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
C.物質a和b分別表示[H]和ATPD.階段I和階段Ⅱ中都有水參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①代表磷酸基因,②代表五碳糖,③代表含氮堿基.請據圖回答:
(1)若③是胞嘧啶,當②是___________時,該圖代表核糖核苷酸;當②是___________時,該圖代表脫氧核苷酸.
(2)若③是尿嘧啶,則②是____________;若③是胸腺嘧啶,則②是______________
(3)若②是核糖,則③有_________種;若②是脫氧核糖,則③有________種.
(4)若該圖所示的物質只存在于SARS病毒中,則②一定是_________,而③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體細胞中構成核酸的堿基共有_______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種群1和種群2兩個種群,若干年后,兩個種群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經過長期演化兩個種群可能形成兩個物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物種的形成必須通過a才能最終達到cB.b表示自然選擇過程
C.①②③④⑤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D.c表示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Tasuku Honjo在T細胞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膜蛋白PD-1,基于其作用機制的研究或許就能有效抵御癌癥,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PD-1和PD-L1的多肽鏈中如果氨基酸序列相同,則空間結構相同
B.PD-1和PD-L1的形成均需要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參與
C.T細胞不合成PD-L1是因為其細胞內沒有控制PD-L1合成的基因
D.PD-L1抗體可有效殺死腫瘤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某生物體各細胞分裂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①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內有2對姐妹染色單體
B.圖②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內有2對同源染色體
C.圖③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8條
D.四幅圖可排序為①③②④,出現在該生物體精子(或極體)形成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男性肝癌患者體內部分細胞的生命歷程示意圖,圖中①~⑩為不同的細胞,a~i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發生c過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③為植物細胞,可在適宜條件下培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細胞衰老的機制,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學說和_________學說。
(4)若圖中細胞⑧代表一個精原細胞(基因型為AaXbY),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的其中一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aXb,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只發生染色體數目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狂犬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由狗、貓等咬傷人后發生感染傳播,狂犬病由狂犬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是單股不分節負鏈RNA。下圖為某人被狗咬后進行的預防狂犬病的相關處理和治療。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狂犬病病毒無細胞結構,其遺傳信息儲存在其RNA中
B. 被狗咬后及時清理傷口,可減少其他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機體
C. 狂犬疫苗屬于抗原,第7天注射狂犬疫苗后相關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
D. 狂犬免疫球蛋白屬于抗體,它能直接與侵入細胞內的狂犬病病毒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