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草履蟲、衣藻、變形蟲和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盡管它們的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相似的結構,即都具有( )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
B.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染色體
D.細胞膜、細胞質、儲存遺傳物質的場所
【答案】D
【解析】
衣藻、變形蟲、草履蟲都屬于真核生物,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比較項目 | 原核細胞 | 真核細胞 |
大小 | 較小 | 較大 |
主要區別 | 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擬核 | 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
細胞壁 | 有,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 | 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動物細胞無;真菌細胞有,主要成分為多糖 |
生物膜系統 | 無生物膜系統 | 有生物膜系統 |
細胞質 | 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 | 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 |
DNA存在形式 | 擬核中:大型環狀、裸露質粒中:小型環狀、裸露 | 細胞核中:和蛋白質形成染色體;細胞質中:在線粒體、葉綠體中裸露存在 |
ABC、細菌和變形蟲沒有液泡,細菌沒有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ABC錯誤;
D、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儲存遺傳物質的場所(真核細胞主要在細胞核,原核細胞在擬核)這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些微生物含有纖維素酶。人們研究和應用這些微生物,可將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生產出酒精等產物。實驗室培養纖維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養基。下表為纖維素分解菌的鑒別培養基配方:
CMC- Na | 酵母膏 | KH2PO | 瓊脂 | 土豆汁 | 蒸餾水 |
5 g~10 g | 1g | 0.25 g | 15 g | 100g | 1000mL |
為了測定某種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最適pH,甲、乙兩組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
(1)甲組方案:
①稱量培養基各成分各5份,分裝到5個錐形瓶中,用緩沖液分別調節pH為6、6.5、7、7.5、8,分別標號為I、II、III、IV、V。
②將每瓶培養基等量分裝到5支試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成5捆。
③將試管放到1個大燒杯中,在酒精燈上加熱煮沸15~30 min滅菌,待溫度冷卻到50°C,將試管擱置斜面。
④在無菌條件下,往每支試管中接種等量的菌種,一共接種25支,然后,將它們置于37 °C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12~24 h。
⑤測定每支試管中培養基的重量,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方案公布后,乙組同學指出甲組同學的方案需要完善,因為上述步驟中至少存在3處明顯錯誤。請你幫甲組同學找出3處錯誤來,并加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組方案:
①稱量培養基各成分,配制培養基,分裝到5支試管中。
②將培養基的pH分別調節到6、6.5、7、7.5、8后,將培養基滅菌。待適當冷卻后,擱置斜面。
③將等量的纖維素分解菌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基上。
④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并記錄結果。
乙組同學僅憑一次實驗就能確定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最適pH嗎?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 。
(3)為了提高纖維素分解菌的產酶量,請你利用誘變育種的方法,設計一個實驗獲得產纖維素酶較多的菌株。
①將培養好的生產菌株分成兩組,一組用一定劑量的誘變劑處理,另一組不處理作對照。
②把誘變組的大量菌株接種到多個含有____________的固體培養基上,同時接種對照.組(未處理)的菌株。把它們置于相同的條件下培養。
③用__________染色。
④結果:誘變組透明圈與對照組相比,面積較_________(填“大”或“小”),則說明誘變育種成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醋酸桿菌能生產細菌纖維素,該細菌纖維素與植物纖維素結構類似,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物醫學等領域,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構成細菌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
B.碳鏈構成了纖維素的基本骨架
C.醋酸桿菌菌體中只含有一種核酸
D.醋酸桿菌與酵母菌的區別之一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個槲寄生種群,槲寄生屬于綠葉灌木植物,可以寄生在白楊樹上,是傳統中藥,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回答下列問題:
(1)槲寄生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填一種成分)。槲寄生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價值。
(2)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以維持和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_______。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措施,這屬于______保護。
(3)保護區內包括槲寄生在內的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人類探索遺傳奧秘的幾個經典實驗,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因子,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B.格里菲斯用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的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
C.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提出了DNA半保留復制的假說
D.許多科學家相繼研究,將逆轉錄和RNA復制納入細胞生物的中心法則范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生產中,除草劑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除草劑的種類很多,作用機理也各不相同。
(1)2,4-D屬于生長素類似物除草劑,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控制好除草劑溶液的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草枯、敵稗則是通過抑制光合作用,致植物“饑餓”而死亡。抑制光合作用可能的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種途徑)。
(3)除草醚通過干擾細胞呼吸,而達到除草的目的。除草醚作用的細胞器是_________。為什么干擾細胞呼吸就可以達到除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組黃色小鼠(AvyAvy)與黑色小鼠(aa)雜交,F1中小鼠表現出不同的體色,是介于黃色和黑色之間的一些過渡類型。經研究,不同體色小鼠的Avy基因中堿基序列相同,但某些核苷酸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現象。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達受到的抑制越明顯。有關推測錯誤的是( )
A.Avy和a基因存在可雜交序列
B.不同體色的F1小鼠基因型不同
C.Avy和a基因的遺傳行為遵循孟德爾分離定律
D.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越高,F1小鼠體色就越偏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調查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A.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為確保結果精確應隨機取樣
B.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藏羚羊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易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偏小
C.用血細胞計數板調查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應先滴加培養液再蓋蓋玻片
D.對豐富度進行調查時,記名計算法適用于個體較大,種群數量較大的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菌種分離和菌落計數都可以使用固體培養基
B.培養微生物的試劑和器具都要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C.純化培養時,培養皿應倒置放在恒溫培養箱內的搖床上培養
D.觀察菌落時,應將培養皿蓋拿掉以利于看清菌落的形態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