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對轉運RNA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密碼子共64種,轉運RNA共61種,說明有3種密碼子不被識別和翻譯
B. 每種氨基酸都可由幾種轉運RNA攜帶
C. 轉運RNA能識別所有信使RNA的密碼子
D. 轉運RNA轉運氨基酸到細胞核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破傷風外毒素是由破傷風桿菌產生的一種強毒性蛋白質,注射破傷風外毒素可導致小鼠死亡,該毒素經脫毒處理后可成為類毒素,下圖是關于這種類毒素的一組免疫學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組小鼠存活是因為其產生細胞免疫
B. 免疫血清能誘導甲組小鼠產生外毒素抗體
C. 1~3周后,乙組小鼠體內有相應的記憶細胞
D. 乙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漿細胞產生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A過程,從小鼠的脾臟中取得的“小鼠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從小鼠體內提取分離該細胞之前,應給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B過程是細胞融合,該過程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乙二醇或離心、振動、電激等誘導。
(3)特異性抗體的獲取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動物體內反復注射某種抗原,使動物產生抗體,然后從動物血清中分離所需抗體。與這種方法制備的抗體相比,單克隆抗體具有_______________等優點。
(4)動物細胞體外培養需要滿足的環境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應用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棉花的花色由兩對完全顯性遺傳的等位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控制,進一步研究發現其花色遺傳機制如圖所示,試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據棉花花色遺傳可以看出,基因通過控制________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開紫花棉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填數字)種,現有一株開白花棉花,如果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判斷其基因型,可利用種群中表現型為________的純合子與之雜交:若子代既有紫花又有紅花,則其基因型為________。
(3)已知棉花的抗病與易感病為另一對相對性狀。用一株紫花易感病棉花和一株白花抗病棉花雜交,若要快速培育出紫花抗病純種最好采用________育種,其程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個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島嶼居民與該島上的植物、兔、鼠、鼬、鷹構成的食物網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該食物網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過________條食物鏈傳遞給鷹,鷹處于________營養級。
(2)為控制草原鼠害,對鼠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宜采用____________法;若連續多年調查所獲得的數據基本不變,說明該鼠種群的年齡結構為________型。
(3)生長在該島上的蘑菇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其體內貯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傳遞給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細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復制。在體外培養的人膀胱癌細胞中發現某種雙鏈RNA(saRNA)可介導并選擇性地增強P21基因的表達,這種現象稱為RNA激活,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其中Ago蛋白能與saRNA結合,將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單鏈RNA。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與雙鏈DNA相比較,saRNA分子中沒有的堿基互補配對形式是_____。圖中C過程表示_________,發生在_____________中。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鄰兩個核苷酸分子的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之間形成__________鍵。能特異性識別m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 ______ ,它所攜帶的小分子有機物用于合成 ______
(2)若P21基因中某個堿基對被替換,其表達產物變為Z蛋白。與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數目是P21蛋白的1.25倍。出現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變導致轉錄形成的mRNA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利用RNA激活原理可選擇性激活人的癌細胞中__________基因的表達,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抗腫瘤新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