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適宜溫度和適宜土壤環境下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
B.影響cd段光合作用強度的限制因素一定是CO2濃度
C.若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缺Mg時,b點將右移
D.若白天光照強度大于b,則經過一晝夜干物質的量將增加
【答案】C
【解析】
據圖分析,a點光照強度為0,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細胞呼吸;b點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為光補償點,此點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c點為光飽和點,此時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強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濃度。
A、ab段處于橫坐標以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A錯誤;
B、影響cd段光合作用強度的限制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濃度,B錯誤;
C、若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缺Mg時,葉綠素合成不足,光合作用強度減弱,但是不影響呼吸作用,因此光補償點b點將右移,C正確;
D、若白天光照強度大于b,則白天的有機物積累量增加,但是夜晚會通過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因此經過一晝夜干物質的量不一定增加,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者對分布在喜馬拉雅山東側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種鳴禽進行了研究,繪制了該地區鳴禽物種的演化圖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況的示意圖如下(圖中數字編號和字母代表不同鳴禽物種的種群)。
(1)該地區出現了358種鳴禽,體現了_____________多樣性,且從圖中可知其中②③④⑤四個物種中,親緣關系最近的兩種很可能是__________兩個物種(填圖中數字)。
(2)研究表明,種群分布區域的擴大是喜馬拉雅鳥類新物種形成的關鍵步驟之一,就⑥、⑦形成過程而言,種群X分布區域擴大促進⑥⑦原種群之間形成 __________隔離,與此同時⑥⑦原種群出現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為進化提供原材料;此外,種群分布區域擴大更容易形成不同的地理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所起的決定作用就有差別;久而久之,不同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就會形成明顯的差異,并逐步積累形成__________隔離,該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于一個物種X,就成了不同的物種。
(3)高海拔生活的鳴禽大多耐低氧能力特別強,這也是長期進化的結果。據調查,高海拔區域本來無鳴禽種群,由于區域擴大導致原始種群遷入高海拔區域,遷入初期耐低氧個體(基因型為aa)比例較少,下圖中能比較準確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長期的選擇過程中比例變化情況的是________。
(4)在進化過程中,不同種鳴禽與其他物種之間,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 ________,是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飲食過咸時,機體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動飲水,另一方面會減少尿量。回答下列問題:
(1)飲食過咸時引起尿量減少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__調節,在調節過程中下丘腦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
(2)研究表明,生物膜對水的通透性明顯大于人工無蛋白質的脂雙層膜。試從生物膜的成分及結構對“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這一現象提出合理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登革熱病毒是登革熱的病原體,該病毒入侵人體后,人體主要的免疫反應如下圖所示:
(3)給患者注射__________(填”M抗體”或”G抗體”或”兩種抗體”)有利于患者的康復,請結合上圖簡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中糖原的分解過程如圖1所示。研究發現,“Ⅰ型糖原貯積癥”是由于控制糖原代謝過程中有關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引起患者體內葡萄糖-6-磷酸大量積累,導致糖原大量沉積。
(1)據題意可推測,“Ⅰ型糖原貯積癥”患者的發病原因是體內控制圖1中______(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
圖2表示正常人和患者體內該酶的結構示意圖。
(2)據圖2分析基因突變導致該酶活性改變的分子機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其基因分別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遺傳病,Ⅱ-7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Ⅲ-15為丙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是,且為乙病致病基因的雜合子。在不考慮家系內發生新的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病的遺傳方式都是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 Ⅱ-6個體的細胞中甲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不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C. Ⅲ-13患兩種遺傳病的原因是Ⅱ-6的次級卵母細胞發生了變異
D. Ⅲ-15和III-16結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301/1200,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1/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洋蔥某部位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物質M的水溶液中,發現其原生質體體積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部位細胞可能位于洋蔥的根尖分生區
B.在0-1h期間,細胞的吸水力逐漸降低
C.2h后的體積變化可能與M進入細胞內有關
D.原生質體相對體積完全恢復后無水進出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核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B. 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C. 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 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B. 植物的垂直結構主要與對光的利用有關
C. 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會有差別
D. 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筍構成了該群落的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