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高倍顯微鏡使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再轉至高倍鏡
B. 高倍鏡顯微鏡下不能使用粗準焦螺旋
C. 一般要把視野調亮,圖像才清晰
D. 高倍鏡擴大了觀察的實際范圍,放大了成像的倍數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日前微博傳言手機細菌比馬桶多。如圖,央視和北京衛視通過實驗展示調查結果。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該實驗需制備培養基,培養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___ 。
(2)據圖,兩電視臺均采用____________法接種,該方法需要_____(多選)
A.接種環 B.酒精燈 C.移液管 D.涂布器 E.無菌水
(3)通過觀察菌落的__________ ,可知手機屏幕和馬桶按鈕都存在多種微生物。兩電臺實驗操作均正確且完全一致,但報道結果截然不同,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按圖操作取樣面積,實驗員測定某手機屏幕的細菌數量,將10mL菌懸液進行梯度稀釋,分別取0.1mL稀釋倍數為102的樣品液接種到三個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統計菌落數分別為48、50、52,則該手機屏幕的細菌數為______________個/平方厘米 。該實驗對照組該如何設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胚胎移植過程中,“沖卵”指的是( )
A. 將卵子從母體子宮中沖出B. 將卵母細胞從輸卵管中沖出
C. 將早期胚胎從母體子宮中沖出D. 將卵母細胞從卵巢中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例與主要體現的生態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當的是( )
A. “無廢棄物農業”——物種多樣性原理
B. 在養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種豐富的珊瑚礁——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C. 包孕吳越的太湖中水葫蘆泛濫——協調與平衡原理
D. 水鄉的桑基魚塘——整體性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發現果蠅的晝夜節律與PER蛋白濃度的變化有關。下圖示PER蛋白作用的部分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PER蛋白可反饋抑制per基因的轉錄
B. permRNA的合成過程不會在細胞核外發生
C. PER蛋白與TIM蛋白結合后穿過核膜進入細胞核
D. 一個permRNA分子上可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相同肽鏈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DNA片段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數字對應的中文名稱:[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從圖中可以看出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的,DNA分子的兩條鏈相互盤旋成___________結構。
(3)DNA復制發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復制過程需要______酶和___________的參與。DNA復制的原料是___________。
(4)若將14N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環境中培養,使其連續復制2次,則最終獲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___________,含15N的占___________,這說明DNA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___。生化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說明DNA的復制遵循___________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乙為同一群落中的兩個種群,曲線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t1和t4時刻乙種群的種群密度相同
B. t2時刻甲、乙種群的自然增長率不一定相同
C. t2和t3時刻乙種群的自然增長率不一定相同
D. t2~t4內,甲種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表為食物鏈“草→鼠→鷹”中各種群一年間的能量變化(單位:百萬千焦/年)。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種群 | 同化的總能量 |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消耗 | 傳遞給分解者 | 傳遞給下一營養級 | 未被利用的能量 |
草 | 69.5 | 7.0 | 19.0 | 45.5 | ||
鼠 | 19.0 | 9 | 1.0 | 4.5 | ||
鷹 | 3.5 | 1.0 | 2.5 | 微量(不計) | 無 |
(1)圖中的食物網中,如果鼠的數量大量減少,則蛇的數量變化情況是_________。和鷹相比較,蛇的數量___________(填“先”或“后”)減少。
(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草固定的總的太陽能是_______百萬千焦/年,如果只考慮“草→鼠→鷹”一條食物鏈,則鷹增重1 kg,則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kg(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3)調查鷹的種群密度應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正常情況下所測數據要大于實際數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