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實驗或調查的敘述,正確的是
A.豆漿煮熟后,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
B.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95%酒精僅用于解離 |
C.調查常見人類遺傳病時常選取發病率高的單基因遺傳病作為調查對象 |
D.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需要8%鹽酸處理后再用健那綠染色 |
C
解析試題分析:蛋白質變性后,由于沒有破壞肽鍵的結構,因此與雙縮脲試劑還能發生紫色反應,故A錯;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95%酒精有兩個作用:一是,卡諾氏液固定后,需要用酒精沖洗2次,二是,在制作臨時裝片中,與鹽酸混合使用,用于解離,故B錯;由于多基因遺傳病容易受環境影響, 因此調查常見人類遺傳病時常選取發病率高的單基因遺傳病作為調查對象,故C正確;觀察線粒體時,需要保持細胞是活細胞,不需要用鹽酸處理,故D錯。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常綠闊葉林因過度砍伐而遭到破壞。停止砍伐一段時間后,該地常綠闊葉林逐步得以恢復。恢復過程中更替的群落類型其植物組成見下表。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恢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為初生演替 |
B.林地破壞后,植物的種子或者繁殖體及土壤條件可能被保留 |
C.上述群落構成的生態系統中,草叢恢復力穩定性最弱 |
D.與草叢相比,針葉林的動物分層現象較為復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以下關于腸道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腸道病毒的核酸由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組成 |
B.可用完全培養液來培養腸道病毒 |
C.腸道病毒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
D.腸道病毒外殼的合成和遺傳物質的復制,所需要的原料全部由宿主細胞提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種生長因子是一種分泌蛋白,能與前脂肪細胞膜特異性結合,啟動細胞生化反應,最終導致前脂肪細胞增殖、分化為脂肪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前脂肪細胞膜上有該生長因子的受體 |
B.與前脂肪細胞相比,脂肪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 |
C.該生長因子對前脂肪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調節作用 |
D.內質網、高爾基體參與生長因子的加工與分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的某個階段,其中①②③分別表示相應的結構或物質,Asn、Ser、Cly為三種氨基酸,分別是天冬氨酸(C4H8O3N2)、絲氨酸(C3H7O3N)、甘氨酸(C2H502N),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翻譯
B.合成③物質的過程在細胞質中進行
C.若該多肽合成到圖示甘氨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是UAG
D.決定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AAC ,天冬氨酸R基上C、H、O三種元素的比值2: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人員將 S1與S2兩個種群放在一個不穩定的且在一定頻率下發生 T1、 T2的交替變化的環境溫度條件下一起培養,得到Sl與S2兩個種群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右圖。則由此推知:將S1與S2兩個種群放在環境溫度為Tl條件下一起培養,測得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萬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南、托馬斯-施泰茨 和阿達-尤納斯三位科學家因為“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下面有關核糖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生物都具有核糖體 |
B.核糖體在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功能不同 |
C.所有酶、生長激素、抗體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
D.不同的細胞內核糖體數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糖類和脂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脂質中的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所有細胞都含有磷脂 |
B.植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纖維素,動物細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
C.固醇類物質在細胞的營養、調節和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 |
D.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右圖所示是一個陸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結構模式圖。下列各項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有2個,是該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 |
B.若丙種群數量下降20%,辛種群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
C.在該食物網中辛占有3個營養級 |
D.既存在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的只發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