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1為人工創建的一個簡易生態農場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農田中經常發生蟲害,若調查該農田某種害蟲蟲卵的密度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田間除草和殺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實際種植中,通常將蘑菇房與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農作物產量。從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由_______________條食物鏈構成,分解者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和蘑菇房中。
(4)經調查,農作物和雞的部分能量值(單位:105KJ)如下表。
據上表分析可知,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為_______________。人從該系統中獲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第二營養級與第三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__。
【答案】(1)樣方法 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2)蘑菇分解有機物,提高環境中C02濃度,從而提高光合強度 (3) 2 沼氣池 (4)1.85×107KJ 1.7×106KJ 17.6%
【解析】(1)農田中害蟲蟲卵活動范圍小,活動能力弱,所以調查其種群密度應采用的方法是樣方法。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田間除草和殺蟲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2)從光合作用角度分析,蘑菇房中蘑菇分解有機物,為蔬菜大棚提供CO2,從而提高光合作用強度。(3)該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由2條食物鏈構成,即農作物→人和農作物→雞→人。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沼氣池和蘑菇房中。(4)據表分析可知,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為(110+75)×105=1.85×107KJ。人從該系統中獲取的能量是[110-21-58-(7+10)+(7-1-3)]×105=1.7×106KJ。第二營養級(雞的同化量)與第三營養級(人從雞中獲得的同化量)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7-1-3)/(7+10)=17.6%。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通常用滅活的病毒作為誘導劑,這里的“滅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學的手段使病毒( )
A.具有感染力,但破壞其抗原結構 B.失去感染力,但不破壞其抗原結構
C.失去感染力,并破壞其抗原結構 D.具有感染力,也不破壞其抗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與細胞分裂相關的坐標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中CD段一定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
B. 甲圖中的AB段若發生在高等哺乳動物的精巢中,細胞肯定進行減數分裂
C. 乙圖中A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比例為1∶2∶2
D. 乙圖中的CD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一定為正常體細胞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培養大腸桿菌的培養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許多雜菌,它們共同構成種群
B.木棉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有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C.一只飛翔的鴿子是屬于生命系統中的個體層次
D.生命系統各個層次各自獨立,各層次之間無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科研小組采用“基因靶向”技術先將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導入黑色純種小鼠的ES細胞中,再將改造后的ES細胞移植回囊胚繼續發育成小鼠的過程。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在目的基因獲取和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過程中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_,完成此過程還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 。
(2)過程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為提高操作的成功率,過程Ⅲ后,需篩選出_______________,才能進行過程IV。
(3)圖示技術表明,ES細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性;目前研究人員正嘗試通過科技手段利用ES細胞經過特殊誘導分化,為因故失去手的患者提供新的“手”,完成該過程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
(4)若經圖示過程培育成的小鼠仍為黑色,則能否說明未成功導入棕褐毛基因?__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和遺傳信息之間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 1條染色體上含1個或2個DNA分子
B. 真核細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
C.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D. 基因中堿基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谷蛋白是水稻種子中含量較高的貯藏蛋白,是稻米蛋白中可供人體吸收的主要成分。而低谷蛋白稻米可以滿足蛋白質代謝障礙患者的特殊需求。有人利用普通水稻的品種, 進行高產低谷蛋白水稻新品系的選育,過程如下圖,對不同水稻品種相關指標進行測定, 結果如下表。
(1)該育種方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育種過程中所選A品種應為表中的_______________,選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為檢測新品種的優越性,還需種植普通水稻,作為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低谷蛋白特性受顯性單基因控制,在雜交育種中,進行多代自交,直至_______________,才獲得可穩定遺傳的新品種。若要縮短育種時間,可選用的育種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4)表中所得新品種中,最符合生產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
(5)研究中發現,水稻細胞內存在DNA相似性達99.8%的兩個谷蛋白基因GluB4和GluB5,GluB5基因末端缺失一段3.5kb的DNA序列,喪失了終止子(終止轉錄過程),兩基因末端尾尾連接。GluB5在轉錄時與GluB4發生通讀,從而形成RNA的發夾結構,個體出現低谷蛋白性狀。這是由于基因表達中的_______________過程受阻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一組與以下概念圖有關的問題。
(1)生物膜具 模型,解釋了圖中各項的結構與功能。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生物膜系統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沒有 (填圖中標號)。
(2)請依次指出圖中f、g、h、s、所表示的結構名稱: 、 、 、 。
(3)請指出同時發生在p上的另一項物質的變化:
。
(4)從進化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 (填圖中標號)的出現,才誕生了相對獨立的生命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