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貝數變異”是指與本物種正常的基因組相比,染色體上發生的一種結構變異。某研究小組利用PCR方法(PCR利用的是體外DNA復制的原理),檢測了萊蕪豬(2n=38)種群體細胞中R基因拷貝總數,并分析了該基因在萊蕪豬2個家系中的遺傳規律。
(1)圖1為R基因在13號染色體上的位置及拷貝數示意圖。與a比較,b、c染色體發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____________。R基因拷貝數的改變可能導致_____________量的改變,引起性狀的改變。
(2)圖2是萊蕪豬的2個家系圖。若體細胞中染色體由圖1中a、c組成,則用1/2表示,其R基因拷貝總數為3,以此類推。在產生生殖細胞時,13號染色體上的R基因不發生交叉互換。
注:圖形內的數字表爾萊蕪豬個體編號,圖形下面的數字代表R基因在該個體兩條染色體上的拷貝數
①A家系后代理論上還應有R基因組合為________的個體。本研究中并沒有發現該類型子代個體。對此有兩種推測,一是_________________,無法看到此類型個體。二是本研究的_____________,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組合在后代都出現。為驗證第二種推測,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B家系中,604號、1631號、174號個體的R基因拷貝總數依次為3、3、2,則604號的R基因組合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失、重復 基因表達(控制合成的蛋白質) 0/0 0/0受精卵胚胎期致死 樣本數量少(家系數量少) 在更多萊蕪豬家系中調查 1/2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的知識點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需要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解答問題。而且本題的情景比較新穎,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識圖析圖能力并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1)與a相比,b染色體缺失R部分結構,C重復了R部分結構,由此可推知b、c染色體發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缺失、重復;R基因拷貝數的改變可能導致基因表達量(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量)發生改變,進而引起生物性狀改變。
(2)①按照分離定律,A家系父本產生的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0∶2=1∶1,母本產生的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0∶1=1∶1,由于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因此A家系后代理論上還應有R基因組合為0/0的個體;本研究中并沒有發現該類型子代個體可能的原因一是0/0受精卵胚胎期致死,無法看到此類型個體;二者是樣本數量過少(家系數量少),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組合在后代都出現;為驗證第二種推測,需要擴大樣本數量,選擇更多萊蕪豬家系進行調查。
②在B家系中,604號、1631號、174號個體的R基因拷貝總數依次為3、3、2,說明其體細胞中染色體分別由圖1中(a、c)、(a、c)和(b、c)組成,由于子代中出現了R基因拷貝總數為2的個體(即174號),所以604號的基因組合只能是1/2。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些年來,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區大力發展煤礦建設。這雖然為緩解能源緊張,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同時也嚴重地破壞了原來的生態環境。一是造成了許多塌陷區,二是堆積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試想,幾十年過后這些塌陷區內和矸石山上將會分別出現
A. 綠油油的莊稼和不毛之地
B. 水草叢叢和片片地衣
C. 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
D. 魚鴨滿塘和果樹滿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甲狀腺活動調節的示意圖。對這一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與乙結構分別表示下丘腦和垂體
B. a與b物質分別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
C.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分泌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有關
D. 當人體缺碘時,a和b的濃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群落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B.群落是由不同的種群形成的
C.群落中物種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氣、水和生物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含有三個肽鍵的化合物稱為三肽 B. 肽鍵的結構式可以表示為NH—C0
C. 蛋白質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鍵中 D. 蛋白質中N原子的數目與肽鍵的數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中,不可能出現下圖結果的是
A. 基因表達中基因堿基對數與氨基酸個數之比(不考慮終止密碼)
B. 蘋果細胞消耗等摩爾的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的比值
C. 15N標記的DNA分子在14N的培養液中復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與含14N的分子之比
D. 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雜合子植物自交所產生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0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圖1為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圖2為該肽鏈部分放大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蛋白質由氨基酸脫去_____個水分子形成,這種結合方式叫做__________。
(2)圖2中有________種R基,肽鍵是__________(填序號)。從氨基酸水平上分析,導致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甘氨酸和丙氨酸形成二肽,如果數量不限,最多能形成_______種二肽。假設有一個10肽,分子式為CxHyOzNmSn,組成該肽的氨基酸只有圖2中的幾種,則含有①的氨基酸有________個。
(4)把雞蛋煮熟后,蛋白質會發生變性。吃熟雞蛋更容易消化,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四個方框代表衣藻、細菌、木耳和藍藻,其中陰影部分表示它們都具有的某種物質或結構。下列物質或結構不可能出現在陰影部分中的是
A.RNAB.染色體C.細胞質D.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示意圖,圖乙表示其細胞氣體交換情況,圖丙表示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種綠色植物在24小時內02吸收和釋放速率的變化示意圖(單位:mg/h)。A、B點對應時刻分別為6點和19點。
(1)圖甲中僅給植物提供H218O,正常生長一段時間,最先出現放射性的物質是_________或________。
(2)圖乙中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具體部位字母及名稱是[ ]_________,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________。
(3)圖丙中__________(填“A點”“B點”或“C點”)所處的生理狀態與圖乙中葉肉細胞所處狀態相同。
(4)圖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若提高溫度,曲線的變化是__________。(選填“上移” “下移” “不動”或“無法確定”)
(5)丁圖中24小時內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時段是__________。
(6)丁圖中測得該植物一晝夜的02凈釋放量為300mg,假設該植物在24小時內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一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02總量是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時,光合作用每小時利用C02的量是____mg。圖中陰影部分所表示的02釋放量為__________mg。
(7)丁圖中,若適當增加植物生長環境中C02濃度,B點將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在生產實踐中,常采用施用農家肥的方法增加C02的濃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