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與狗的毛色形成有關.甲圖表示狗毛色的遺傳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B與 b基因的本質區別是 . 狗的毛色遺傳說明基因與性狀的對應關系是 .
(2)乙圖為F1白毛狗的某組織切片顯微圖象,該圖象來自于雌狗,依據是 . 正常情況下,細胞③正常分裂結束后能產生種基因型的細胞.
(3)細胞①與細胞②、③相比較,除細胞大小外,最明顯的區別是 .
(4)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白毛狗的b基因頻率是 . 如果讓F2中褐毛狗與F1交配,理論上其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
【答案】
(1)堿基對的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兩對基因決定一種性狀
(2)圖中細胞②(細胞質)不均等分裂;1
(3)細胞①有同源染色體
(4)BBii和Bbii;;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
【解析】解:(1)基因是由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構成的,不同的基因脫氧核苷酸(堿基)的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由甲圖中F2基因型出現了9:3:3:1的分離比,說明毛色是受兩對基因控制的一對性狀,體現了基因與性狀之間的數量關系.(2)分析乙圖發現圖中細胞②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出現了不均等分裂,說明這個細胞來自于雌性動物;所以③(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減數分裂結束后只能形成一種生殖細胞(卵細胞).(3)分析圖乙可知①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②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分離的是姐妹染色單體;③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4)由圖甲中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12:3:1可以判斷出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是 BBii和Bbii;白毛狗的基因型是 B﹣I﹣和bbI﹣,所以b基因頻率是 ;如果讓F2中褐毛狗(bbii)與F1白毛狗(BbIi)交配,則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BbIi:Bbii:bbIi:bbii=1:1:1:1所以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
【考點精析】通過靈活運用減數分裂的概念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及應用,掌握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 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 基因 自由組合即可以解答此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工淡水魚養殖過程中,為了促進雌魚排卵,多產魚苗提高產量,可以將同種性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注射到雌魚體內.這主要是因為提取液中含有垂體細胞合成的 ( )
A.生長激素 B.促甲狀腺激素 C.胰島素 D.促性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科技工作者在煙草中找到一種抗病基因,現擬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該基因轉入棉細胞中,培育抗病棉品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要獲得該抗病基因,可采用從基因文庫中獲取、_______________ 等方法。將抗病基因轉入棉細胞時,最常用的運載體是__________。
(2)若運載體用EcoRⅠ切割后產生的片段如圖示:
則能與該運載體連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____)
(3)切割完成后,需用_____ 酶將運載體與該抗病基因連接,得到_______分子。
(4)將抗病基因轉入棉細胞時,可先將重組DNA分子導入農桿菌______ 的T-DNA上,再用該農桿菌去侵染______,從培養得到的植株中篩選獲得抗病棉。
(5)這種方法比較經濟和有效,稱作______法。除此之外,還有基因槍法和_______法等。
(6)將含抗病基因的棉細胞培養得到完整抗病棉還需用____________ 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的測量裝置及結果如圖1所示,圖2是將同一測量裝置的微電極均置于膜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1中膜內的鉀離子濃度甲處比乙處低,是鉀離子外流造成的
B. 圖2測量裝置所測電壓為+70 mV,因為膜內膜外具有電勢差
C. 圖2中若在①處給予適宜刺激(②處未處理),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兩次偏轉
D. 圖2中若在③處給予適宜刺激,②處用藥物阻斷電流通過,則測不到電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古生物學家推測: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藍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前者產生的“生活廢物”制造營養物質,逐漸進化為葉綠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原始真核生物與藍藻之間的種間關系只有互利共生
B.葉綠體中可能存在的細胞器是核糖體,DNA為環狀
C.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藍藻只為原始真核生物的線粒體提供了氧氣
D.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藍藻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末,歐文頓通過上萬次的實驗發現: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實驗證實
B.模型方法
C.控制變量
D.提出假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以下關于DNA與RNA特點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內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所形成的結構不同
C.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
D.含有的堿基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分子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中擴散出來,進入相鄰細胞的葉綠體基質內,共穿越生物膜層數和磷脂分子層分別是( )
A.4,8
B.4,4
C.6,12
D.8,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番茄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和氧分壓的關系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A、B兩處用于根代謝活動的酶不同
B. A→B段,ATP是限制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C. 在B點以后,通過中耕松土可進一步促進對K+的吸收
D. 氧分壓為8時,AB曲線最可能演變為M2形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