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發菜是一種生長在干旱地區的陸生藍藻。如圖是不同NaCl濃度對某種發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曲線。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此種發菜在測定的NaCl濃度范圍內均可正常生長
B.發菜細胞中無葉綠體,但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
C.此種發菜生長的最適NaCl濃度為615mol/L
D.隨NaCl濃度升高,發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變化趨勢不同
【答案】A
【解析】
據圖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氯化鈉的濃度,因變量是某種發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實驗表明在一定的范圍內隨著氯化鈉的濃度升高,發菜的真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有所提高,超過一定濃度真光合速率和凈光合速率均下降,呼吸速率緩慢提高并基本穩定。
A.由圖可知,此種發菜在測定的NaCl濃度范圍較高時凈光合速率<0,不能正常生長,A錯誤;
B. 發菜是藍藻的一種,屬于原核生物,體內無葉綠體,但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B正確;
C. 圖中氯化鈉濃度在615mol/L時凈光合速率最大,故發菜生長的最適NaCl濃度為615mol/L,C正確;
D.隨NaCl濃度升高,發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變化趨勢不同,D正確。
故選A。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從反射的各種環節看,③-⑨屬于________,皮膚血管、立毛肌等屬于___________。
(2)當環境溫度較低時,甲狀腺的分泌活動會________,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都能促進代謝,增加產熱,兩者相互_______。
(3)在體溫調節過程中,以_________調節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種群的各特征之間的關系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為出生率和遷入率,乙為死亡率和遷出率
B.丙為性別比例,主要通過影響出生率來間接影響種群密度
C.丁為年齡組成,穩定型的出生率最大
D.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不能反映種群數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許多癌細胞表面會出現高親和力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受體。某研究所構建了一種導向治療癌癥的藥物——重組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綠膿桿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LHRH-PE40),目前已完成臨床前研究。
(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由_______分泌,與相關垂體細胞膜表面的特異性__________結合并調節其細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進而調節相關腺體的激素分泌,該過程體現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調節。
(2)綠膿桿菌外毒素A(PEA)是綠膿桿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它必須在進入細胞后才發揮毒性作用,殺死細胞。PEA有PEA受體結合區、越膜區和毒性區三個功能區。LHRH-PE40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將LHRH基因和去除_____________區的所對應的基因片段在體外重組后,導入大腸桿菌表達產生的。
(3)為了研究LHRH-PE40與人結腸癌細胞膜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最適加入量。科研人員用125I標記的LHRH-PE40和人結腸癌細胞膜蛋白進行結合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注:—▲—TB:125I-LHRH-PE40與癌細胞膜蛋白的總結合量
—■—NB:125I-LHRH-PE40與癌細胞膜蛋白的非特異性結合量(非特異性結合是指激素結合到受體蛋白除特異性結合位點之外的其它部位)。
據圖分析可知125I _LHRH-PE40可作為其與人結腸癌細胞膜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最適加入量是______萬CPM,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進一步驗證:“LHRH-PE40特異性結合的對象為LHRH受體”,科研人員以人結腸癌細胞膜蛋白作為實驗材料,并先后添加相關藥品進行實驗。(注:藥品A-D均溶于E)
A.125I-LHRH B.LHRH-PE40 C.LHRH D. LHRH受體 E.緩沖液
分組 | 先加藥品 | 后加藥品 | 測量指標 |
實驗組 | 藥品1 | 藥品3 | 檢測膜蛋白與藥物結合后的放射性 |
對照組1 | E | ||
對照組2 | 藥品2 |
①藥品1、2、3分別是_______(填字母)。
②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則證明“LHRH-PE40特異性結合的對象為LHRH受體”的說法正確。
③若將LHRH-PE40作為治療結腸癌的臨床藥物,需要補充的數據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生型果蠅的群體中發現了體色為黑色的單基因突變體,建立了黑條體品系。野生型果蠅與黑體色果蠅相比,體內黑色素合成較少,表現為灰體色。
(1)已知控制黃體的黃體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控制黑檀體的黑體色基因是位于Ⅲ號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現用黃體、黑檀體、黑條體三個品系的純合果蠅進行單對雜交(不考慮X、Y染色體上有等位基因的情況)。
①雜交一中F1均為灰體色,可以推斷,黑條體的黑體色相對于野生型灰體色是___________性狀;雜交二中F1體色均為___________色,說明黑條體與黑檀體中控制黑體色的基因互為等位基因。
②黑條體和黃體的體色遺傳符合基因___________定律。若以黑條體果蠅為父本,黃體果蠅為母本進行雜交實驗,則F1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
(2)雜交二中F1雌雄果蠅交配,F2絕大多數為黑體色,少部分為灰體色。
①同一個基因內部的相同或不同位點發生突變均可產生等位基因。F1的雌雄果蠅產生___________的過程中,交叉互換可能發生在基因內部。
②F2的體色結果說明,黑條體與黑檀體控制黑體色的基因突變的位點 ___________(相同/不同)。F2中出現少數灰體色果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黑條體中控制黑體色的基因與野生型的相應基因及二者cDNA進行擴增,結果如下。
①擴增結果顯示:與野生型相應基因相比,黑條體中控制黑體色的基因長度___________,但其cDNA長度___________。
②結合基因突變和基因表達相關知識,解釋上述結果出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mRNA的結構決定其___________,以上變化導致黑條體果蠅細胞中未出現野生型體內的相應蛋白質。由此可知,野生型體內的蛋白質對黑色素的形成有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血液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會誘發高膽固醇血脂癥,科研人員對此疾病的致病機理進行了相關研究。
(1)正常人體中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作用過程如圖1所示。LDL-C與細胞膜上的LDLR特異性___后,以________方式攝入細胞。LDLR重新回到細胞表面發揮作用,從而________LDL-C在血液中的含量。
(2)據圖2分析,LDLR與PCSK9蛋白結合后,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不能________;且LDLR被相關酶降解,直接導致________過程受阻,從而引起高膽固醇血脂癥。
(3)根據上述研究,可以________作為抗原制備單克隆抗體,利用該抗體制成靶向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脂癥。研究人員將高膽固醇血脂癥患者隨機分為4組,對這種單抗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進行相關研究,臨床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單抗靶向藥物劑量 | 實驗 人數 | 給藥 間隔 | LDL-C降低量 (%) | LDL-C處于 正常水平的人數 |
150mg | 15 | 4周 | 28.9 | 4 |
200mg | 15 | A | 31.5 | 3 |
300mg | 15 | B | 42.5 | 10 |
150mg | 15 | 2周 | 67.9 | 15 |
①實驗研究目的是:________。
②由結果可知:給藥間隔相同時,這種單抗靶向藥物降低血液中LDL-C的程度與給藥劑量成正相關,請完善上表中的實驗設計,A:________,B:________。
③本實驗治療效果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中________的作用更關鍵。/p>
(4)他汀類藥物是常規的降脂藥物,請你提出一個能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并簡述實驗分組方案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高濃度CO2處理對某種植物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對照組植物以大氣CO2 濃度處理150天、實驗組植物以高濃度CO2 處理相同時間,隨即將兩組植物均轉移至大氣CO2 濃度條件進行恢復實驗30天,結果如圖所示,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高濃度CO2處理結束植物凈光合速率明顯提高
B.氣孔開放度下降導致植物凈光合速率一定下降
C.推測恢復初始時的實驗組凈光合速率低于結束時
D.氣孔開放度下降是植物對高濃度CO2環境的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是人體細胞膜上的三種蛋白質,途徑①②③為物質進出細胞的三種途徑,圖中虛線框內是葡萄糖在該細胞中被利用的某個生理過程,甲是該過程中產生的直接能源物質。該細胞受刺激后能促進Ca2+的運輸。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A、B、C膜蛋白功能的差異是由結構差異造成的,導致結構差異的直接原因有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________不同以及多肽鏈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物質甲是________,細胞內合成該物質最多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
(3)對于經途徑③運出細胞的物質,與其合成和分泌過程相關的具有膜的細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A、B、C的作用能體現出細胞膜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抗利尿激素(ADH)調節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分的重吸收的機理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飲水不足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引起___________興奮后,促使___________釋放的ADH增多,ADH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分的重吸收。這種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___。
(2)ADH與受體結合后,通過M蛋白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增加了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據圖分析,水分子被重吸收到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內的方式是否為自由擴散,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能抑制ADH的分泌,人飲酒后,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