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玉米(2N= 20)是遺傳學研究的常用材料,決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無色(c)、淀粉質(Wx)和蠟質(wx)的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結構異常的9號染色體一端有染色體結節,另一端有來自8號染色體的片段(如圖)。科學家利用玉米染色體的特殊性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結構異常的染色體的變異來源屬于基因重組
B.玉米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11條染色體上的DNA的堿基序列
C.圖中所示的母本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這兩對基因所在染色體可發生聯會
D.若圖中所示的親本雜交,F1有四種表現型且出現了表現型為無色蠟質的個體,說明親代初級精母細胞發生了交叉互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本題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易混易錯題組,主要針對學生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反應物和產物易混淆的問題)。下圖甲表示某綠色植物在一定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的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圖乙是某興趣小組將該植物栽培在密閉玻璃溫室中,用紅外線測量儀測得室內的CO2濃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的a點表示 。在光照強度大于 klx時,植物才
會表現出生長現象。在D點之后,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2)若圖甲曲線表示植物在25℃時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的關系,并且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那么在原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將溫度提高到30℃,理論上分析C點如何變化?
(3)由圖乙可推知,密閉玻璃溫室中氧氣濃度最大的是 點,光合速率與呼吸速
率相等的點是 ,j點與e點相比,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發生的變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回答以下有關生態學問題。
I.某地區曾做過一項實驗: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水稻蝗蟲,對蝗蟲進行了有效控制。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律,該實驗還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模型。
(1)從模型建構的類型角度分析,圖1模型屬于數學模型,該模型表明,引入鴨子后該地區蝗蟲的K值為______________。
(2)引入鴨子前,若蝗蟲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長,最初有N0只,則t天后種群數量為______________只。
(3)通過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律,該地區又進一步提出“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戰略,一方面通過改造蝗蟲發生地,降低蝗蟲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誘捕蝗蟲通過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種群密度下降。
II.棄耕農田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最終將演替到相對穩定的________________階段。如圖2所示的物種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階段開始生長,最終三者在垂直結構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生態系統結構模式圖,其中A、B、C、D構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過程。
(1)請用字母表示出該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成分的生物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主要以________形式進行循環。
(3)溫室效應是由于大氣中CO2過多引起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除了圖中所示途徑外,還有________的途徑。
(4)該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信息傳遞。
(5)若該生態系統是湖泊生態系統:
① 為了增加耕地面積而對湖泊進行填埋,此舉造成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穩定性降低。
② 調查顯示該湖泊生態系統已一定程度營養化,原因是含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超過了該湖泊的________能力的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某種原因使某森林中幾乎所有的樹皮顏色變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該森林中不同顏色昆蟲的數量發生了變化。下圖中能恰當表達這一變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Ⅰ、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下列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
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量必須相等,但Ⅰ、Ⅱ桶小球總數可不等
C.乙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動物某分泌細胞。向細胞內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標記的氨基酸,一段時間后,在細胞外檢測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
(1)請舉例寫出一種分泌蛋白質:________。
(2)圖中的①、③、⑤分別是________。
(3)⑥的分泌蛋白質首先是由 [ ] 合成的。
(4)圖中②是 ,在細胞內被形象地稱為深海中的潛艇。
(5)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 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湖泊生態系統部分組成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苔草帶到沉水植物帶,地表分布不同類型生物,這屬于群落的______結構。對3、4帶植物影響差異較大的生態因素主要是CO2濃度和______。如果氣候條件適宜,從苔草帶階段最終將演變為______階段。
(2)圖乙為魚Ⅲ進行種群密度調查后繪出的種群增長速率曲線圖。在此圖中,在t1時該魚類種群的年齡組成為 型,在t2時該魚的種群數量是該湖區對該魚的 。
(3)小瓜蟲寄生在魚皮膚中,在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其屬于______。若圖甲中的生物組成食物網,則不應包括的圖中生物是______。
(4)科研人員對該池塘由浮游藻類、魚Ⅲ和魚Ⅳ三個環節組成的一條食物鏈進行了能量流動分析得到下表相關數據。NP(凈同化量)=GP(總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鏈環節 | X | Y | Z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50.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 62.8% | 99.7% |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指 。
分析上表中的數據: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的凈同化量與總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該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