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選取黃瓜幼苗進行無土栽培實驗,圖甲為該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同學們用圖乙所示裝置對該實驗進行模擬測定。分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實驗所示黃瓜葉片在單位時間內向空氣中釋放的氧氣量可以代表_______ (填“真光合速率”或“凈光合速率”),在5-20℃的溫度范圍內,呼吸酶和光合酶中對溫度更敏感的是________。若一天中光照12小時,黑暗12小時,則黃瓜幼苗生長的最適溫度是圖中的______ (填“5℃”“10℃”“15℃”“20℃”或“25℃”),當溫度低于曲線中_____點所對應的溫度時,黃瓜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長。
(2)圖乙是在植物接受正常光照下進行的模擬實驗,燒杯中是C02緩沖溶液,當溫度由10℃升髙到15℃時,液滴移動方向是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動”);若E中是清水,則當溫度由10℃升高到15℃時,液滴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動”)。
【答案】 凈光合速率 光合酶 20℃ B 右移 不移動
【解析】試題分析:在解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存的問題時,一定要分清題中所給的數值代表的是光合作用產生的量,還是凈光合作用積累的量,利用凈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總量-呼吸作用量計算出相關數值。
(1)甲圖實線為黃瓜幼苗釋放02的速率變化曲線,而不是氧氣生成速率變化,因此代表凈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的曲線比呼吸速率的曲線斜率大,所以光合酶對溫度的變化更敏感。凈光合速率越高白天積累有機物越多,C、D兩點相等,但是因為晚上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30℃比20℃時多,所以如果一天中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那么黃瓜幼苗生長的最適溫度是圖中的20℃。B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12小時光照下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等于12小時黑暗條件下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低于該溫度時,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大于白天凈光合積累有機物的量,植物不能正常生長。
(2)測定光合速率的變化應該使裝置內的C02濃度穩定,從而測得裝置中02的變化,因此小燒杯中為NaHC03,溫度由10℃升高到15℃時,產生的02增多,液滴向右移動。若是清水,則對裝置內的氣體無影響,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吸收所產生的氣體體積均相等,因此液滴不移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視網膜色素變性(RP)是一種嚴重影響人視覺的遺傳病。
(1)科研人員對患者甲和乙進行家系調查,得到圖1所示的兩個家系圖。
據圖分析,甲所患RP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遺傳,乙所患RP的遺傳方式與甲_________(填 “相同”或“不同”)。
(2)研究發現,RP還存在其他遺傳方式,并且目前已經發現有多達20個基因的100多個突變位點與RP有關,這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______和_______的特點。
(3)科研人員構建斑馬魚模型,探究rp2基因在致病過程中的作用。
①科研人員敲除斑馬魚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的rp2基因,篩選得到rp2基因雜合突變體。將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斑馬魚雜交,對得到的F1進行rp2基因測序,發現序列不同的兩種突變類型A和B,如圖2所示。請比較突變型A、B的異同點:________。
②研究者認為,與突變型B相比,突變型A在性狀上與野生型差異更大,適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從分子水平分析,選擇突變型A的原因是_____。
③選取相同突變類型的F1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2,理論上突變純合子應占F2的_______,但實際鑒定只有10%為純合子,推測rp2基因突變______。
(4)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突變的rp2基因對影響感光細胞感光能力的兩種蛋白P1和P2表達的影響,得到圖3所示結果。
據此推測rp2基因突變導致視覺異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科研人員偶然發現一個Y染色體連鎖的遺傳家系,為探究該突變是Y染色體上的基因直接突變而來,還是由已知致病基因易位所致,科學家利用X染色體上的rp3基因位點緊密連鎖的S序列對患者DNA進行檢測,若患者該序列的拷貝數是正常男性的________倍,則說明該患者是由于rp3所在片段易位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Ⅰ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Ⅱ表示某生物內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象。下列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重組可發生在圖Ⅰ的BC段,很可能發生在圖Ⅱ的丙細胞
B. 圖Ⅰ中D點染色體數目與C點相等,乙細胞處于圖Ⅰ中DE段
C. 丁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甲細胞分裂產生的是精細胞或第二極體
D. 若圖Ⅱ中丙細胞的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分別有Ee、Ef兩對等位基因,則一個丙細胞通過分裂一定產生4種不同類型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表示人和植物的淀粉酶在不同pH條件下的活性,圖乙表示a、b、c三種脫氧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植物和人的淀粉的活性相同時,pH也可以相同
②若環境由中性變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漸升高
③a、b酶活性相同時,溫度對酶的影響相同
④c酶的最適溫度應等于或大于40°C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發一種活性高、半衰期長的新型降鈣素(多肽類激素,臨床上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某科研機構從預期新型降鈣素的功能出發,推測相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兩條72個堿基的DNA單鏈,兩條鏈通過18個堿基對形成部分雙鏈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補平,獲得雙鏈DNA,過程如圖。
(1)請畫出一個脫氧核苷酸的結構模式圖并標注各部分名稱______。
(2)Klenow酶是一種________酶,合成的雙鏈DNA有________個堿基對。
(3)補平過程遵循__________原則。
(4)用15N標記該雙鏈DNA,復制1次,測得子代DNA中含有 15N的單鏈占50%,該現象________(能/不能)說明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顯微鏡下觀察用家鴿肝臟制作的臨時裝片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細胞甲中染色體數最多,便于觀察染色體形態
B. DNA復制所導致的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細胞乙
C. 若持續觀察一段時間丁細胞將分裂成為兩個子細胞
D. 細胞丙和戊中細胞核結構及染色體形態變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摩爾根研究果蠅的眼色遺傳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摩爾根等人以果蠅為研究材料,通過統計后代雌雄個體眼色性狀的分離比,認同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
B. 果蠅的眼色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C. 摩爾根的實驗運用了類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D. 摩爾根所作的假設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時刻神經纖維膜電位狀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丁區域的膜電位是K+外流形成的
B. 乙區域的動作電位是Na+內流形成的
C. 甲區域或丙區域可能剛恢復為靜息狀態
D. 將圖中神經纖維置于低Na+環境中,動作電位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蠶是二倍體,其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雄蠶繭絲纖度細,經濟性狀好,制備的生絲質量高于雌蠶 。研究發現,蠶繭中的熒光色素為脂溶性。
(1)不同品種的蠶繭在紫外線照射下,表現出白色、黃色、藍色、紫色等多種繭色,這些不同的繭色之間互為_____________性狀。
(2)科研人員經過多代的篩選,得到了一種穩定的家蠶品系甲。在紫外線照射下,甲品系的家蠶的雌繭為淡黃色、雄繭為黃色。研究者取甲品系雌、雄蠶繭的繭層各3g,剪碎后加入_______提取蠶繭中的色素,分離并檢測熒光色素的__________。實驗結果如下:
性別 | 黃色素的比例(%) | 種類 |
雌繭 | 33.3 | 青、黃、紫 |
雄繭 | 66.7 | 青、黃、紫 |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推測:控制甲品系繭熒光色的基因A最可能位于 _________(Z/W/常)染色體上,A基因的數目與繭色有關,有1個A基因時表現型是_____,有_______個A基因時表現型是_______________。甲品系雌雄個體互交的結果支持上述推測。
(3)品系乙的雌、雄繭均為淡藍熒光色(由B基因控制)。研究者用甲品系為父本、乙品系為母本進行雜交實驗(B相對b是完全顯性),結果如圖所示。
①若甲品系和乙品系控制繭熒光色的基因互為等位基因,則F1的預期實驗結果應為:_______,實際的結果與預期結果_________ (相符/不符)。
②后續研究發現,乙品系的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1中淡藍色繭和淡黃色繭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結合上述研究解釋F1表現型出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