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天津卷)4.下面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
|
|
|
|
|
|
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 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
B. 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 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
D. 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09浙江卷)4.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和零下低溫環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的固定過程發生在葉綠體中,
分解成
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
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和ATP
D.夏季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9天津卷)8.(30分)水稻種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鐵、鈣等金屬離子或蛋白質結合排出體外,是多種動物的抗營養因子,同時,排出的大量磷進入水體易引起水華。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還可以出現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結構中(多選)。
A.核糖 B.ATP C.核糖體 D.核膜
(2)種植蘆葦能有效抑制水華的發生,表明蘆葦與引起水華的藻類關系是__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類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飼料的_____________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較高。下圖是從不同類型酵母菌的發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藝流程。
據圖回答:
①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屬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鏈組成不同,其差異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純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條件測定。右圖為測定結果。
圖中的自變量可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種);
因變量可以通過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示。
(5)為從根本上解決水稻中的高植酸問題,可將植酸酶基因導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轉基因水稻品種。下圖是獲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據圖回答:
①圖中基因組文庫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庫。
②B過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A、C過程中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種探針篩選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從構建的文庫中分離外,還可以分別利用圖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為模板直接進行PCR擴增,該過程中所用酶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獲得的轉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圖為選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種的過程。圖中兩對相對性形狀分別由兩對基因控制,并獨立遺傳。
采用上圖育種過程,需從_______________代開始篩選,經篩選淘汰后,在選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純合體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選留植株多代自交,經篩選可獲得低植酸抗病性狀穩定的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天津卷)4. 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原因是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
家蠅種群來源 | 敏感性純合子(%) | 抗性雜合子(%) | 抗性純合子(%) |
甲地區 | 78 | 20 | 2 |
乙地區 | 64 | 32 | 4 |
丙地區 | 84 | 15 | 1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
B.甲地區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
C. 比較三地區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
D. 丙地區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天津卷)4. 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生抗性,原因是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
家蠅種群來源 | 敏感性純合子(%) | 抗性雜合子(%) | 抗性純合子(%) |
甲地區 | 78 | 20 | 2 |
乙地區 | 64 | 32 | 4 |
丙地區 | 84 | 15 | 1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
B.甲地區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
C. 比較三地區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
D. 丙地區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