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學研究選擇的技術(方法)恰當的是
A.用3H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復制 |
B.利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
C.利用紙層析法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
D.利用雜交法研究人類遺傳病的傳遞規律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假定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2N=4,據圖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正確的是( )
A.②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③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⑥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
B.②③④為減數分裂,分別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為有絲分裂后期 |
C.②④⑥分別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別為有絲分裂中期、有絲分裂后期 |
D.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為③⑤⑥,它們分別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后期及末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細胞畸變率(%)=(畸變細胞數/細胞總數)×100%。下圖表示采用不同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處理時間對黑麥根尖細胞畸變率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秋水仙素誘發細胞發生畸變的原理是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 |
B.時間相同條件下,秋水仙素濃度與黑麥根尖細胞的畸變率成正相關 |
C.濃度相同條件下,黑麥根尖細胞的畸變率與秋水仙素處理時間成正相關 |
D.若要提高黑麥根尖細胞的畸變率,可采用濃度為0.15%的秋水仙素處理24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在生物學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研究光合色素時,可采用紙層析的方法對葉綠體中色素進行提取 |
B.探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插條生根的影響時,插條上芽的數量應相等 |
C.觀察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可選用盛花期的豌豆花藥作為實驗材料 |
D.研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可直接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細胞生命歷程中各種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的凋亡受基因的控制,細胞衰老則不受基因控制 |
B.在不斷增長的癌組織中,癌細胞內DNA量始終保持不變 |
C.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會有所減小 |
D.細胞核在有絲分裂全過程中都發生轉錄,僅間期進行DNA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水稻培養在含有各種營養元素的培養液中,發現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鈣少。這說明
A.水稻培養液中硅和鈣的濃度不同 |
B.水稻根細胞對于物質的輸入和輸出具有選擇性 |
C.水稻根細胞吸收硅的能力弱,吸收鈣的能力強 |
D.硅是小分子,鈣是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制作海桐葉下表皮細胞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①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③撕取海桐葉下表皮
④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的邊緣,將它的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后輕輕放平
⑤把海桐葉下表皮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A.②①④③⑤ | B.②①③⑤④ | C.①②③⑤④ | D.②①⑤④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谷氨酸脫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曲線1表示的肯定是谷氨酸的濃度變化 |
B.曲線2表明,在該條件下谷氨酸在大約20分鐘時完全分解 |
C.如果曲線2、3、4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曲線,則曲線2代表的溫度高于曲線3和曲線4代表的溫度 |
D.如果曲線2、3、4代表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則曲線2代表的酶濃度高于曲線3和曲線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現代生物技術相關知識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培養與植物組織培養均需使用胰蛋白酶處理 |
B.將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葉綠體基因組中能防止基因污染是因為葉綠體基因組不會進入到生殖細胞中 |
C.用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從DNA分子中部獲取目的基因時,同時有兩個磷酸二酯鍵被水解 |
D.植物體細胞雜交,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定不是單倍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