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實驗小組為探究CO2濃度和溫度對某種水綿光合作用的影響設置了甲、乙和丙三個實驗組,并測量在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水綿的光合速率,結果如圖所示(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高于圖中溫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C點時限制甲組水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在B點時,限制乙組水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
(2)在A、B兩點對應的條件下,丙組水綿吸收CO2的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綿可用于富營養化水體的除磷,已知無機氮源能提高除磷量,但NO3-萬的促進效果大于NH4+的。請設計實驗驗證NO3-、NH4+促進水綿除磷的效果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溫度和CO2濃度 光照強度和溫度 小于 此時兩組水綿的光合速率相等,但丙組的溫度高導致細胞呼吸速率較高而釋放的CO2較多,從外界吸收的CO2減少 實驗思路:向兩組等量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分別加入等量相同濃度的NO3-溶液和NH4+溶液,并培養水綿,一段時間后,檢測并比較水體中磷的剩余濃度 添加NO3-組的水體中磷的剩余濃度小于添加NH4+組的
【解析】
本題文結合曲線圖考查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及溫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識圖可知,甲、乙組對比是CO2濃度不同;甲、丙組對比是CO2濃度、溫度不同;乙、丙組對比是溫度不同,再結合光合作用過程的相關知識解答。
(1)在C點時,甲組水綿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此時限制水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溫度和CO2濃度。在B點時,限制乙組水綿光合速率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強度和溫度。
(2)在A、B兩點對應的條件下,乙、丙組水綿的總光合速率相同,但丙組的溫度(25℃)高,導致細胞呼吸速率較高而釋放的CO2較多,從外界吸收的CO2減少,故丙組水綿吸收CO2的速率小于乙組。
(3)要驗證NO3-、NH4+促進水綿除磷的效果,實驗思路:向兩組等量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分別加入等量相同濃度的NO3-溶液和NH4+溶液,并培養水綿,一段時間后,檢測并比較水體中磷的剩余濃度。
預期結果:添加NO3-組的水體中磷的剩余濃度小于添加NH4+組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甲雙胍(Met)是廣泛應用于臨床的降血糖藥物,近年來發現它還可降低腫瘤發生的風險。
(1)細胞發生癌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與正常細胞比較,癌細胞的細胞周期_____________(填“變長”、“不變”或“變短”)。由于癌細胞表面_____________,易在休內擴散和轉移。
(2)為探究Met對肝癌細胞增殖的影響,用含不同濃度Met的培養液培養肝癌細胞,結果如圖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該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
(3)實驗測定各組處于不同時期的細胞數量得到結果如圖2所示,由此推測Met可將肝癌細胞的增殖阻滯在圖2中的_____________期。
(4)為進一步研究Met的作用機制,研究人員用含1mmol/LMet的培養液培養肝癌細胞12h后,結果發現呼吸鏈復合物Ⅰ的活性下降,呼吸鏈復合物Ⅰ位于____________上,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由實驗結果推測Met通過減少_____________供應,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S型菌有莢膜且具有毒性,R型菌無莢膜也無毒性,二者對青霉素敏感。已知在多代培養的S型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變型(記為PenrS型,且對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莢膜產生的)。現用PenrS型菌和R型菌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甲組中部分小鼠患敗血癥,可用青霉素治療
B.乙組中加入青霉素后有兩種菌落繼續生長
C.丙組培養基中生長的菌落是PenrS型菌
D.甲組小鼠體內分離的菌接種到含青霉素的培養基上只能產生一種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用農作物品種①和②兩個品系培育出新品種⑥的多種方法,Ⅰ~Ⅴ表示培育過程,其中抗病和易感病性狀分別由A和a決定,高桿和矮桿性狀分別由B和b決定,請回答:
(1)品種①經過程Ⅱ培育品種③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由品種③自交得到的品種⑥在所有子代中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
(2)品種①和②經過程Ⅰ和Ⅴ培育品種⑥的育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在④的所有子代中取一株抗病矮桿的植株,與品種②進行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
(3)由品種④經過過程Ⅲ培育品種⑤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由品種④經過程Ⅲ和Ⅵ培育品種⑥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森林生態系統中部分食物鏈上的能量流動關系圖,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圖示的食物鏈中,猞猁處于第三營養級
B.石楠固定的太陽能a小于c、e、f、d之和
C.d包括石枯枝敗葉以及雪兔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
D.猞猁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雪兔種群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需氧呼吸的3個階段示意圖,其中①~③表示過程,a~c表示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B.②過程有水生成和消耗
C.③過程將有機物中的能量轉化為aD.b、c分別是CO2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種會感染人和動物并引發嚴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毒。為尋找防控IAV的新思路,科研人員以小鼠為實驗對象,研究了高脂肪低糖類(KD)的飲食對抵御IAV感染的效果。請回答問題:
(1)IAV必須在______內增殖,侵入人體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細胞吞噬,這屬于免疫防衛的第______道防線。除此防衛功能之外,免疫系統還具有______功能。
(2)研究人員用不同的飼料喂養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濃度的IAV感染小鼠。統計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應T細胞和γT細胞(一種新型T細胞)的相對數量,結果并別如圖1和圖2所示。
①實驗組小鼠應用_______飼料飼喂。
②分析圖1結果顯示_________,說明實驗組飲食方案可以增強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③由圖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效應T細胞的數量______,而γT細胞的數量________。研究人員推測,γT細胞在KD飲食增強小鼠抵御IAV感染能力方面發揮主要作用。
(3)研究發現,A基因是決定γT細胞分化成功的關鍵基因,為了驗證上述推測,科研人員構建了A基因敲除小鼠,繼續進行實驗。
組別 | 小鼠種類 | 飲食方案 | 檢測指標 |
1 | a | b | d |
2 | 普通小鼠 | c | 同上 |
①補充上表中a、b、c、d處的內容,完善實驗方案_____。
②實驗的檢測結果為______,證明γT細胞增強了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4)小鼠肺部粘液能捕獲病毒,抵御感染。科研人員發現,(2)中實驗組小鼠肺部粘液生成細胞數目高于對照組,而KD飲食的A基因敲除小鼠的檢測結果與(2)的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綜合上述實驗結果,推測KD飲食增強小鼠抵御IAV感染的機理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是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正常雌果蠅的性染色體如圖1。科學家發現了在自然界能夠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蠅,其性染色體中含有Y染色體和并聯X染色體,組成如圖2。
(1)正常雄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在進行減數分裂時,這兩條染色體會在_________期分開,最終進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科學家將圖2品系雌果蠅與正常雄果蠅交配,發現子代的性染色體組成只有2種,說明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_的果蠅不能存活。
(3)基因型為的雌果蠅與基因型為XbY的雄果蠅連續交配多代,b基因在此過程中的遺傳特點是________。
(4)減數分裂過程中_________之間可發生由于DNA 分子_________后重接導致的交叉互換。然而在研究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實驗能夠證明交叉互換是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后,直到某實驗室利用圖3品系雌果蠅進行了研究。
有研究表明X染色體臂之間可以進行“交叉互換”。當圖3果蠅與正常雄果蠅雜交,若后代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說明交叉互換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前:若后代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_,說明交叉互換發生在染色體復制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6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三線并廊建設工程、高速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完成,形成“穿過森林去機場”的大美景觀,其中的“幻彩森林”搭配四季各具代表色彩的植物,達到“北段夏槐繁茂、中段秋紅颯爽、南段青松守望”的效果。回答下列問題。
(1)“秋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青”與葉綠體中某色素的合成有關,組成該色素的必需元素除C、H、O外,還有___________。
(2)若晴朗的上空出現了日全食,與正常日照時相比,植物葉肉細胞中C3的合成速率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變”)。
(3)如圖表示某種條件下幼苗置于透明密閉容器中氧氣相對含量在一晝夜的變化,若該幼苗長期處于該條件下,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