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桑鯽魚塘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
A. 圖中用于桑樹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是C
B. 圖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蠶糞便中的能量
C. 能量傳遞效率可以用(E+F+G+H)/ A表示
D. 桑樹的總光合速率可以用B+C表示
【答案】B
【解析】
分析題圖,A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B為桑樹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熱能,凈光合作用C=總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散失,即C=A-B,它是用于桑樹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圖中看出,E為蠶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F為未被利用的能量、G為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H為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
A. 凈光合作用C=總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散失,它是用于桑樹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A正確;
B. 圖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桑樹同化的總能量減去桑樹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和流入蠶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B錯誤;
C. 桑樹同化的總能量為A,蠶同化的能量為E+F+G+H,能量傳遞效率為(E+F+G+H)/A,C正確;
D. 桑樹的總光合速率即桑樹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即可以用B+C表,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長素濃度往往不同。甲圖表示水平放置頂芽優先生長的幼 苗,乙圖表示該幼苗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甲圖②處生長素濃度可用乙圖F點濃度表示;乙圖中C點濃度可表示甲圖中④處生長素濃度
B. 為了促進⑥處結構的生長,可采取的辦法是涂抹生長素類似物,經過此處理后⑥處生長素濃度低于 10-6molL-1
C. 10-1010-6molL-1的生長素能夠同時促進莖和芽生長
D. 圖甲、乙體現了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哺乳動物的生殖活動與光照周期有著密切聯系。下圖表示了光暗信號通過視網膜→松果體途徑對雄性動物生殖的調控。據圖回答:
(1)光暗信號調節的反射弧中,效應器是_______________,圖中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的過程中伴隨著____________信號到____________信號的轉變。
(2)褪黑素通過影響HPG軸發揮調節作用,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調節。在HPG軸中,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運輸到_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黃體生成素(LH,一種促激素);LH隨血液運輸到睪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給正常雄性哺乳動物個體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LH,隨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會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B. 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A到C變化過程中,其天敵捕食成功率將會變大
D. 曲線Y表明種群數量的增長受環境阻力的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蛙的離體神經纖維置于某種培養液M中,給予適宜刺激后,記錄其膜內Na+含量變化如圖中曲線Ⅰ所示、膜電位變化如圖中曲線II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實驗過程中培養液M中只有Na十的濃度會發生變化
B. 圖中A點后,細胞膜外Na十的含量依然高于膜內
C. 曲線II的峰值大小與培養液M中Na十的濃度有關
D. 圖中C點時,神經纖維的膜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節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別類型的植株,且節瓜的性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人員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A. 節瓜的性別遺傳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 實驗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為A_B_,其中純合子占1/9
C. 若aaB_ 為全雌株,則實驗二中,親本正常株的基因型為AaBB,
D. 實驗一中,F1正常株測交結果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南方某地環保部門向遭受嚴重污染的某湖泊中引入一些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螄等底棲動物來修復該生態系統。圖甲所示為該生態系統修復后的部分生物的營養關系,圖乙表示該生態系統中另外一部分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請據圖回答:
(1)在修復該生態系統時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較慢的流入速率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還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的充分吸收,防止水體富營養化。該生態系統修復后物種豐富度逐漸增加,其群落演替類型是________。該生態系統得到修復后,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再被破壞,應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2)當圖甲中的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數量下降,大型底棲動物的數量有所增加,這是在____(填“群落”“種群”或“生態系統”)水平上研究的結果。沉水植物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吸引浮游動物棲息在其葉表面,從而撫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動物。浮游動物能夠大量捕食浮游藻類,也間接地控制了浮游藻類的數量。這體現出信息傳遞的作用是能調節生物的____,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3)若圖乙中E種群同化的能量為7.5×109 kJ,B種群同化的能量為1.2×108 kJ,D種群同化的能量為1.8×108 kJ,則A種群同化的能量最多為____,此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________特點。
(4)圖丙所示為科研人員為有效控制某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中的某種害蟲,引入了該害蟲的天敵,并用一段時間的調查數據構建的數學模型(圖中箭頭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其曲線變化趨勢反映了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的____(正反饋 負反饋)調節。若僅從該模型分析,圖中最可能代表天敵K值的數據為_____P1 P2 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致病性極強的細菌外毒素由α和β兩個亞單位組成,其中β亞單位無毒性,但能促進α亞單位進入宿主細胞發揮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時應選擇該細菌的
①外毒素 ②減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亞單位 ④外毒素β亞單位
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示意圖,圖乙表示在細胞周期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果蠅有絲分裂過程中,中心體的復制發生在____期;圖乙中CD段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DE段可表示果蠅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____時期。
(2)果蠅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為___條。果蠅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均分到兩子細胞中,但兩子細胞中DNA含量并不定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
(3)若雄果蠅的體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了新的核膜核仁時,與該時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相比,除染色體之外不同的變化還有_。
(4)雌果蠅細胞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含有___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