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象,不屬于保護色的是
[ ]
A.北極狐白色的毛皮 B.秋末的蝗蟲呈黃褐色
C.非洲人皮膚呈棕黑色 D.夏季的雷鳥羽毛呈棕褐色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浙江省余姚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第一次質檢生物試題 題型:0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農藥產品和品種逐年增加,但害蟲的抗藥性也不斷增強,對農作物的危害仍然很嚴重。針對這些情況,科學家開展了“轉基因抗蟲棉”的科技攻關研究,成功地將抗蟲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種對棉鈴蟲的毒殺效果高達80%以上,請完成下列問題:
(1)抗蟲棉的獲得屬于( )
A.細胞工程
B.酶工程
C.基因工程
D.發酵工程
(2)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中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夠在棉花細胞中發揮作用,說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項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學家預言,此種“轉基因抗蟲棉”獨立種植若干年以后,也將出現不抗蟲的植株,此現象的發生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棉鈴蟲是一種嚴重危害棉花的害蟲。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棉鈴蟲消化道內的蘇云金芽孢桿菌能分泌一種毒蛋白使棉鈴蟲致死,而此毒蛋白對人畜無害。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國已將該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細胞內并實現成功表達,由于棉鈴蟲吃了這種轉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會死亡。所以該棉花新品種在1998年推廣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害蟲在噴灑農藥進行化學防治后抗藥性增強是 的結果。
(2)毒蛋白對人畜無害,但能使棉鈴蟲致死,從蛋白質的特性看,蛋白質具有 性。
(3)“轉基因抗蟲棉”抵抗害蟲的遺傳信息表達過程可以表示為 。
(4)“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類型中的 。
(5)該項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作用是 。
(6)科學家預言,此種“轉基因抗蟲棉”獨立種植若干代以后,也將出現不抗蟲的植株,此種現象來源于 。
(7)題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植株內并實現成功表達”中的“成功表達”含義是指 。
(8)與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相比,通過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種的主要優點是 。
(9)在培育“轉基因抗蟲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針線”是 ,基因的“運載工具”是 。
(10)轉基因技術有利有弊,請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有利方面: 。
有害方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黑龍江哈爾濱第六中學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近幾年黑龍江經濟飛速發展,伴隨著哈-大-齊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擴張帶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地處齊齊哈爾的扎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系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調查繁殖季節這片保護區中丹頂鶴的種群密度,研究人員對保護區內1hm2內的6只丹頂鶴做標志后放回原地,再次捕獲的8只中,有2只帶有標志,該保護區中丹頂鶴的種群密度為 只/hm2,以上調查丹頂鶴種群密度的方法稱為 。
(2)隨經濟發展,人口增多,保護區毀草填湖、毀林建房現象時有發生,人類的這些活動改變了群落演替的
。
(3)縱橫交錯的公路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聯系,某種群由于被公路隔開,產生了 ,導致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4)濕地中的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群落具有 結構。
(5)扎龍自然保護區受到輕度污染后很快恢復原樣,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其基礎是 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連續多次出現藍藻爆發,引起下層水草大量死亡,周邊居民也出現某種有毒物質的中毒現象。人工打撈和投放大量化學殺藻劑緊急處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但效果欠佳。近年來,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和種植大型挺水植物構建生物修復系統的方法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據材料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湖泊中藍藻爆發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過量的氮、磷等無機鹽
B.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和種植大型挺水植物利用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C.生物修復與殺藻劑處理水華的方法相比,主要優點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物種的多樣性
D.該修復系統經一段時間運行后,群落結構趨于穩定,群落的這個變化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