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3、0.4和0.3,請回答:
(1)該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為________。
(2)如果該種群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種群非常大、沒有基因突變、沒有自然選擇、沒有遷入和遷出,且種群中個體間隨機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如果該種群的子一代再隨機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________(會、不會)發生改變。
(3)假如該生物種群中僅有Aabb和AAbb兩個類型個體,并且Aabb∶AAbb=1∶1,且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比例為1∶1,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則該種群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
(4)假定該生物種群是豌豆,則理論上該豌豆種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9.(18分)下圖Ⅰ為盛夏的某一晴天一晝夜中某作物對CO2的吸收和釋放的示意圖,圖Ⅱ為甲、乙兩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請回答問題:
(1)圖Ⅰ中該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____________段,一晝夜內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是G點;在A點該植物細胞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DE段和FG段CO2吸收量均下降,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
(2)圖Ⅰ中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有____________(填字母)點,如果白天光照一直維持在該強度,該植物能不能生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圖Ⅱ甲、乙兩種植物在光照強度較低時____________更具有生長優勢;當光照強度達到E點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環境因素有____________;如果在圖中F點突然停止CO2供應,甲、乙植物細胞短期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的含量變化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1.(9分)分光光度計可以用來測定色素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能力,其顯示屏的讀數反映了光的強度。有人利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葉綠素對綠光和藍光的吸收情況,結果如下。
(1)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上含有色素,提取色素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表明葉綠素對________________光吸收率低,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學家將棱鏡產生的光譜投射到一段水綿上,并在水綿的懸浮液中放入好氧細菌,一段時間后好氧細菌的分布如右圖所示。結果顯示好氧細菌聚集在________________區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水綿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時突然停止光照,在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人類在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后,隨著藥物使用次數的增加,原有劑量所產生的藥物效用
有減弱的現象,此即為對藥物產生耐受性的現象。這種對藥物產生耐受性的現象,可表示為(甲線為剛開始使用某種藥物時的作用情形;乙線為長期使用同種藥物后的作用情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下列不能體現生物正在進化的是
A.在黑褐色環境背景下,黑色樺尺蠖被保留,淺色樺尺蠖被淘汰
B.雜交育種過程中,通過不斷地自交、篩選和淘汰使得純合矮稈抗病小麥比例越來越高
C.雜合高莖豌豆通過連續自交導致后代純合子頻率越來越高
D.青霉菌通過輻射誘變產生了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3.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三位實驗人員制作洋蔥根尖裝片的操作步驟(“+”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實驗人員 | 操作 | ||||
取材 | 解離 | 漂洗 | 染色 | 壓片 | |
甲 | 根尖1~3mm處 | - | + | + | + |
乙 | 根尖1~3mm處 | + | - | + | + |
丙 | 根尖5~7mm處 | + | + | + | + |
則甲、乙、丙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別是
A.細胞重疊、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楚、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楚
B.細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體、染色體著色清楚、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楚
C.細胞重疊、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楚、細胞著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體
D.染色體著色很淺不清楚、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楚、細胞分散染色體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