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圖表示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
(1)在獲得B淋巴細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 (相同/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體內發生相應的 (細胞/體液)免疫反應,生成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2)①過程中,融合結果隨機出現多種不同的雜交細胞,
②過程在特定的 上進行篩選,從而得到 細胞。③培養的氣體
環境為 。
(3)由于單克隆抗體與傳統方法獲得抗體相比,具有 的特點,廣泛用于疾病的診斷等方面。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中的圖甲表示利用生物技術制備分泌抗X的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圖乙表示體外受精培養優質奶牛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在圖甲中注射到小鼠體內的物質是 。
(2)圖甲中細胞融合時,用到的生物誘導劑是 。融合后的細胞經過多次篩選才能獲得理想的細胞,其中被淘汰的融合細胞是 。
(3)若用含有放射性32 P的培養基培養圖甲中的A細胞,能測到放射性32 P的細胞器是
(填名稱)。若用含有放射性35s的培養基培養圖甲中的A細胞,結果在7中測到放射性31S,問放射性35s在該細胞中的轉移途徑 (填數字)。
(4)圖乙中參與體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經過成熟和 過程,才能與卵子受精。若要獲得多頭與此優質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對圖乙中的囊胚進行 。操作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將囊胚的 均等分割。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體中存活,其生理基礎是受體子宮對外來胚胎不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任城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 題型:綜合題
(8分)科學家對鼠源雜交瘤抗體進行改造,生產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體,用于癌癥治療。下圖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將___________注入小鼠體內,從小鼠脾臟中獲得淋巴細胞,其中至少1個淋巴細胞能產生抗該抗原的抗體。
(2)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B淋巴細胞核骨髓瘤細胞,是因為它們融合的雜交瘤細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和動物細胞融合的細胞工程技術手段。動物細胞培養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與植物細胞培養基有所不同的是,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需要將所選取的組織細胞分散開,以利于細胞融合,可用_______處理組織細胞使之分散開。
(4)鼠源雜交瘤抗體與普通血清抗體相比較,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改造鼠源雜交瘤抗體,生產鼠-人嵌合抗體,屬于蛋白質工程的范疇,圖示過程是根據預期的___________設計___________ 最終必須對_____進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科學家對鼠源雜交瘤抗體進行改造,生產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體,用于癌癥治療。下圖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將___________注入小鼠體內,從小鼠脾臟中獲得淋巴細胞,其中至少1個淋巴細胞能產生抗該抗原的抗體。
(2)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B淋巴細胞核骨髓瘤細胞,是因為它們融合的雜交瘤細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和動物細胞融合的細胞工程技術手段。動物細胞培養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與植物細胞培養基有所不同的是,還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需要將所選取的組織細胞分散開,以利于細胞融合,可用_______處理組織細胞使之分散開。
(4)鼠源雜交瘤抗體與普通血清抗體相比較,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改造鼠源雜交瘤抗體,生產鼠-人嵌合抗體,屬于蛋白質工程的范疇,圖示過程是根據預期的___________設計___________ 最終必須對_____進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Ⅰ.(15分)市場上有一種寵物豬,其背部皮毛顏色由一組復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間共顯性(即A1、A2和A3任何兩個組合在一起,基因均可表達),下圖表示各基因與控制酶之間的關系。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上圖體現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途徑之一是 。
(2)該寵物豬種群中關于體色共有 種基因型、純合子有 種。
(3)分析圖可知,該寵物豬種群中體色為 的個體一定為純合子。
(4)現有一頭白色公豬,如要確定其基因型可選擇多頭 色異性個體與之交配(假設后代數量符合統計要求)。預測結果及相應結論:
① ;
② ;
③ 。
Ⅱ.(9分)科學家發現家蠅體內存在一種抗腫瘤蛋白(且具有抗菌能力)。這種蛋白質具有極強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視。若臨床使用發現此蛋白質對腫瘤確良好的療效,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導入大腸桿菌內進行大量生產。其過程大體如下:
(1)在基因工程中,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至少寫出兩種)。
(2)酶切此家蠅DNA分子和酶切質粒時,所用的限制酶可以不同,但是產生的粘性末端要滿足 條件。
(3)將抗腫瘤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并在大腸桿菌細胞內成功表達產生了抗腫瘤蛋白,由于 ,因此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大量的抗腫瘤蛋白。
(4)細胞工程也可以將抗腫瘤蛋白臨床使用,下面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①圖中A過程從小鼠的脾臟中取得的“小鼠細胞”是 細胞,要獲得能產生抗腫瘤蛋白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至少要經過 次篩選。從小鼠體內提取分離該細胞之前,給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質是 。
②圖中B過程是細胞融合,該過程需要用滅活的 、聚乙二醇或電激等誘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山東省聊城四中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2分)下圖中的圖甲表示利用生物技未制備分泌抗X的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圖乙表示體外受精培養優質奶牛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在圖甲中注射到小鼠體內的物質是 。
(2)圖甲中細胞融合時,用到的生物誘導劑是 。融合后的細胞經過多次篩選才能獲得理想的細胞,其中被淘汰的融合細胞是 。
(3)圖乙中參與體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經過成熟和 過程,才能與卵子受精。若要獲得多頭與此優質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對圖乙中的囊胚進行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體中存活,其生理基礎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