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研工作者利用位于江蘇省小紀鎮良種場作為實驗平臺研究高二氧化碳濃度、高溫對水稻光合日變化特征的影響,設置了環境CO2和環境溫度(ACAT)、環境CO2和高溫度(ACET)、高C02和環境溫度(ECAT)、高CO2和高溫度(ECET)等4個處理,從9:00到17:00每隔1h測定了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下圖為4種不同方式處理水稻后的凈光合作用速率(Pn)變化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ACAT組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從圖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升高,顯著增加了水稻凈光合速率(Pn),而________升高呈相反趨勢。
(3)從圖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_(時間)兩個峰值間出現了明細的下降,產生了光和“午休”。有研究認為,“午休”的發生與維持主要是由于胞間CO2濃度的變化使得__________________(過程)受阻。
【答案】 二氧化碳和溫度 對照 C02濃度 溫度 12:00—14:00 光合作用暗反應(C02的固定)
【解析】試題分析:據圖分析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因變量是凈光合速率,其中ACAT組為環境CO2和環境溫度,為空白對照組,其余三組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ACET組的凈光合速率最低,ECAT、ECET組的凈光合速率都高于對照組,其中ECAT組凈光合速率最高,說明高二氧化碳濃度、環境溫度對光合作用是最有利的。
(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ACAT組在本實驗中為對照實驗。
(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凈光合速率明顯增加,而隨著環境溫度的增加,凈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3)圖中顯示,在中午12:00—14:00之間,兩個峰值間出現了明細的下降,產生了光和“午休”現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應的原料,因此午休現象可能是因為胞間CO2濃度的變化使得暗反應過程受阻。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圓片,圓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每組各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并分別給予a、b、c三種不同強度的光照,其他條件一致。光照相同時間后,測得各裝置內氧氣的增加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裝置內增加的氧氣來自于水
B. 光照強度為a時,光合作用停止
C. 丙組裝置內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 該圖反映了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回答下列關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問題:
(1)釀制果酒使用的菌種為酵母菌,對酵母菌進行擴大培養 時常常用添加了______的豆芽汁作為培養基。若只用葡萄漿作為原料,則制作的果酒_____(含/不含)糖,酒精含量約為_____%。
(2)制作果醋的裝置如右圖。______醋桿菌是制醋的常用菌 種。甲瓶的上口需要用______包住。圖中需要裝入棉花的玻璃管是______(直角/直)的玻璃管。螺絲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動物和植物都可以通過克隆進行無性繁殖。回答下列關于克隆和組織細胞培養的問題
(1)植物克隆的技術基礎是____________。某些植物在進行多次繼代組織培養后,將難以從愈傷組織中分化形成從幼苗和根,這說明培養物的____________能力下降。
(2)將二倍體甘藍和二倍體白菜的原生質體融合,再進行組織培養,形成的雜種植株為______倍體。上述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___技術。
(3)細胞雜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細胞之間的融合。由于細胞雜交時染色體容易丟失,所以抗原用來進行基因的____________。細胞融合的一項重要應用是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單抗的作用之一是可作為特異性____________,研究相應的抗原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它可以發生的反應類型有( )
(a)取代 (b)加成 (c)消去 (d)酯化 (e)水解 (f)中和 (g)縮聚 (h)加聚
A. (a)(c)(d)(f) B. (b)(e)(f)(h)
C. (a)(b)(c)(d)(f) D. 除(e)(h)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種魚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要獲得最大持續捕撈量,捕撈后該魚種群數量應處于c點
B. b→c過程中種內競爭加劇,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
C. 在維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捕獲該魚的最佳時期為c時
D. 人類對該魚的捕撈活動一定能加快群落演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有關生物實驗操作簡圖,請按照相關內容回答:
(1)如果實驗材料A為浸泡過的黃豆,可以用________試劑來鑒定濾液C中含有蛋白質,其結果溶液呈_________色。
(2)如果實驗材料A為放置較長時間的蘋果,可以用_______試劑來檢測蘋果是否進行了無氧呼吸,若組織樣液顏色變為灰綠色,則說明有酒精產生,請寫出蘋果無氧呼吸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實驗材料A為新鮮的菠菜葉,如圖所示操作后,實驗結果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如果實驗材料A為新鮮的肝臟,將濾液C的pH調至1.5后,再加入適量的H2O2,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北方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碳傳遞方向,字母表示碳傳遞途徑。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A. 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從動植物流向土壤中的生物的主要形式是含碳的有機物和二氧化碳
B. 如圖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的數量,一年中若a>b+d+g,則該系統的抵抗力穩定將會增強
C. 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f途徑是通過呼吸作用實現的
D. 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進行的,包括圖中的a、b、c、d、g等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