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進行.
類型 項目 | 初生演替 | 次生演替 |
起點 | 在一從來沒有過植被,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 | 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條件,甚至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 |
時間 | 經歷時間漫長 | 經歷時間較短 |
影響 因素 | 自然因素 | 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
實例 | 裸巖上的演替 | 森林砍伐地、棄耕地上的演替 |
解答 解:(1)人類活動會影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封禁能使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植被逐步恢復,黃土丘陵溝壑區屬于次生裸地,而在次生裸地上進行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群落演替過程中,生物的種類不斷增加,生物量不斷提高,最終趨于穩定.因此,短期封禁就能使草本群落得到明顯恢復,主要表現在植物種類的增加、植被蓋度的提高和生物量的提高,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增強,若實施中期封禁,則群落蓋度、生物量繼續增加、水土保持功能進一步提高,與短期封禁恢復相比,提高幅度較小.
(3)中期封禁后,隨著演替的進行,物種的豐富度還在增加.
(4)封禁后群落垂直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工喬木林的垂直結構逐漸明顯,這種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量,還為動物創造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故答案為:
(1)方向和速度
(2)次生 群落蓋度、生物量繼續增加、水土保持功能進一步提高,與短期封禁恢復相比,提高幅度較小
(3)增加
(4)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量 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點評 本題考查群落演替和群落的空間結構,要求考生識記群落演替的概念、類型,掌握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識記群落的空間結構及其意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龍海市校級期末)圖表示某人在休息時,單位時間內流經其單位面積皮膚血管內血液的相對流量,在時刻A,室內溫度由15℃突升至40℃,在時刻B,室內溫度又突降至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時刻室內溫度變化時,皮膚血管舒張,立毛肌舒張
B.在AB段時間內,因外界環境溫度高于人體溫度,所以人體不散熱
C.在AB段時間內,人體內酶的活性比BC段時間內高
D.在BC段時間內,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繁殖季節雄鳥長出鮮艷的羽毛,不斷鳴叫,并對雌鳥擺出各種姿態.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雌、雄鳥之間的信息傳遞是單向的
B.繁殖季節時雄鳥鳴叫屬于物理信息
C.雄鳥對雌鳥擺出姿態屬于行為信息
D.雌雄鳥間的信息傳遞利于種群繁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4-D濃度( mg/L)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無籽番茄平均重量(g/個) | 0 | 13.5 | 26.2 | 46.5 | 53.6 | 53.7 | 43.0 | 30.2 |
A. | 2,4-D濃度超過25mg/L,對果實的發育起抑制作用 | |
B. | 2,4-D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 |
C. | 2,4-D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 | |
D. | 2,4-D誘導無籽番茄的最適濃度范圍為25mg/L左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是否凋亡與其周圍細胞有密切關系 | |
B. | 腦細胞缺氧而死亡是細胞的壞死 | |
C. | 細胞代謝速度減慢是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 |
D. | 細胞的正常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是細胞癌變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類、脂類、核酸、ATP | B. | 蛋白質、磷脂、核酸、糖類 | ||
C. | 蛋白質、糖類、核酸、ATP | D. | 蛋白質、核酸、磷脂、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