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有幾項是正確的( )
①是有分泌功能細胞產生的
②有的從食物中獲得,有的在體內轉化而來
③凡是活細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機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質,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⑦在新陳代謝和生殖發育中起調控作用
⑧酶在代謝中有多種功能
A. 2 B. 3 C. 4 D. 5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提供可配制斐林試劑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餾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試劑及必需的實驗用具,可靈活地鑒別出下列哪些物質
①葡萄糖 ②DNA ③唾液淀粉酶 ④RNA ⑤麥芽糖
A. 只有① B. ①、⑤ C. ①、③、⑤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能直立生長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設置①③進行對照
C.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應設置④⑥進行對照
D. 圖中彎曲生長的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b和c構成了化合物m.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c為腺嘌呤,則m一定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b和c交替連接,構成遺傳物質的基本骨架
C.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m中的一種
D.流感病原體和幽門螺桿菌體內的m都為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觀察下列四個圖,圖一是燕麥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圖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與莖的生長情況;圖三是已出現頂端優勢的植株;圖四是生長素濃度與根(或芽、莖)生長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實驗一段時間后,燕麥胚芽鞘________生長,原因是________處的生長素濃度較高,細胞縱向伸長生長較快。
(2)圖二中實驗一段時間后,玉米幼苗根______生長,原因是________處的生長素濃度較高,細胞生長______。玉米幼苗莖________生長,原因是________處的生長素濃度較高,細胞生長________。
(3)圖三所示三個芽中,________處的生長素濃度最低,原因是________處產生的生長素不斷往________處運輸,由此可以推斷:生長素的運輸方向具有極性,運輸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四中BC段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圖表示生長素濃度與芽生長的關系,則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圖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根和莖生長的關系時,B點應分別________移動。
(5)圖一至圖四中,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正確的敘述是
A. 生態系統中物理信息的來源只能是無機環境
B. 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能夠傳遞信息
C. 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和能量流動都是單向的
D. 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有害動物屬于化學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題.
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Fe3+的蛋白,鐵應答元件參與鐵蛋白的合成,Fe3+濃度可影響鐵蛋白的合成.鐵蛋白合成調節過程如圖2.
(1)圖中①表示酶,該酶在細胞核中催化的合成反應過程稱為 . 合成的產物依照功能不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 .
(2)圖中在結構⑤中完成的過程需要以mRNA為模板,還需要[④]、tRNA以及等(至少寫2點).
(3)圖2中甘氨酸的密碼子是 , 鐵蛋白基因中決定“…﹣ ﹣…”的基因片段堿基序列為 .
(4)圖中的鐵應答元件的物質屬性是( )
A.mRNA上的特異性序列
B.一種蛋白質
C.一種輔酶
D.一種tRNA
(5)鐵調節蛋白只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而不能與mRNA的其余部分結合,其決定性的因素是鐵調節蛋白的 .
(6)現發現鐵蛋白分子中的色氨酸變成了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其實質是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發生了突變,突變的堿基是由變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4﹣D是水稻田間的良好除草劑,為探究2,4﹣D對水稻田間鴨跖草防治的合適濃度,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完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原理:低濃度2,4﹣D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2,4﹣D抑制植物生長:;植株高度是植物生長情況的重要指標.
(2)實驗材料:水稻試驗田(長有鴨跖草),56%的2,4﹣D可溶性粉劑(已將2,4﹣D粉劑配制成下列5個濃度:0.01、0.02、0.04、0.08、0.12mg/ml),清水等.
(要求與說明:水稻為單子葉植物,鴨跖草為雙子葉植物;2,4﹣D作為除草劑的藥害主要是平均株高下降)
實驗思路:
①將水稻試驗田 .
② , 各田塊的其它栽培條件相同且適宜.
③一段時間后,抽樣統計各試驗田塊中鴨跖草和水稻的平均株高.
(3)實驗結果:
2,4﹣D濃度(mg/mL) | ||||||
0.01 | 0.02 | 0.04 | 0.08 | 0.12 | ||
鴨跖草植株高度(cm) | 36 | 36.5 | 37 | 38 | 41 | 44 |
水稻植株高度(cm) | 16 | 16 | 16.5 | 16.6 | 17 | 17.8 |
(4)結果分析(僅繪制2,4﹣D對鴨跖草株高影響的曲線):
(5)問題討論: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原方案中存在不足之處,請提出改進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