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測定的人體血清中抗體濃度與刺激后天數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
(1)抗原初次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時,分泌出抗體的細胞是 ,抗體的作用是 。
(2)同一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是 。
(3)根據曲線分析,再次抗原刺激與初次抗原刺激相比,機體免疫的主要特點:① ;② ;③ 。
(4)圖中兩次免疫反應都與漿細胞(效應B細胞)有關,而與效應T細胞無關,試問效應B細胞與效應T細胞所含的基因是否相同? 。為什么? 。
⑴漿細胞(效應B細胞) 與侵入機體的特定抗原發生抗原—抗體反應
⑵抗原刺激記憶細胞,記憶細胞活化后增殖、分化出大量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及時清除抗原
(3)①產生抗體所用的時間短 ②抗體數量較多 ③抗體存在的時間較長
(4)相同 因為效應B細胞和效應T細胞都是由同一個受精卵經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產生的。
對曲線進行比較分析可知,初次抗原刺激時產生的抗體數量少,從刺激到開始產生抗體所用的時間短,抗體維持的時間也短,而再次抗原刺激則相反。本題以二次免疫為主,考查有關體液免疫知識和識圖分析能力,并適當回顧了有關細胞分化的知識。屬于對理解層次的要求。
本題涉及到免疫調節中的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調節,如能了解疫苗的發明歷程,結合體液免疫的具體過程,還是比較容易做出答案的,其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科學家發現,用細菌或其他外毒素給動物注射,一段時間后,在該動物血清中會出現一些有特異性防御作用的成分,這就是抗體。由此可見,動物血清中的抗體是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記憶細胞能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相同的抗原再次進入體之后,記憶細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
這一原理,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疫苗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年江蘇淮安漣水縣金城外國語學校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測定的人體血清中抗體濃度與刺激后天數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抗原初次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時,分泌出抗體的細胞是 ,抗體的作用是 。
(2)同一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是 。
(3)根據曲線分析,再次抗原刺激與初次抗原刺激相比,機體免疫的主要特點:① ;② ;③ 。
(4)圖中兩次免疫反應都與漿細胞(效應B細胞)有關,而與效應T細胞無關,試問效應B細胞與效應T細胞所含的基因是否相同? 。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江蘇淮安漣水縣金城外國語學校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測定的人體血清中抗體濃度與刺激后天數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抗原初次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時,分泌出抗體的細胞是 ,抗體的作用是 。
(2)同一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是 。
(3)根據曲線分析,再次抗原刺激與初次抗原刺激相比,機體免疫的主要特點:① ;② ;③ 。
(4)圖中兩次免疫反應都與漿細胞(效應B細胞)有關,而與效應T細胞無關,試問效應B細胞與效應T細胞所含的基因是否相同? 。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