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污水的處理中經常用到微生物,為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
A.利用誘變育種技術選育微生物新品種 | B.向污水處理池中通空氣 |
C.將污水池密封,不讓空氣進入 | D.控制污水池的溫度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啟東中學內部講義·高考生物專題教程 題型:071
近年來,工業和城市迅速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垃圾、粉塵等物質不斷地進入水體,水質受到污染的情況日益嚴重,如何避免污染,治理污染水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進入水體的無機有毒物主要是銅、鎘、鉻、砷、汞等重金屬。有毒金屬在自然界一般不易消失,通過食物鏈富集。由于農藥DDT的使用,科學家們甚至在無人居住的南極企鵝體內發現了汞和五氫苯酚等殺蟲劑的殘留物。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南極大陸沒有人類的生產活動,企鵝體內為何會有農藥DDT的殘留物?
(2)下面是甲、乙、丙、丁4個種群,在一個達到生態平衡的環境中所含有的總能量和殘留農藥DDT的平均濃度。
①這4個種群屬于生產者的是________。
②寫出這4個種群的能量流動的渠道________。
③在能量流動的渠道中________越高,生物體內的DDT濃度也越高。
(3)某些工業廢水(如造紙、皮革、食品、石油等)不經處理大量排入水體后,會使水中溶解氧缺乏,為什么?
(4)你估計一個湖泊中的氧濃度在什么時候和什么樣的水質中最低
[ ]
A.白天、未污染
B.黑夜、未污染
C.白天、污染
D.黑夜、污染
(5)植物營養物大量進入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太湖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年來由于藻類生物瘋狂繁殖,水質受到了嚴重的污染,破壞了生態平衡,影響了人民健康。如果需要在短時間內,大量減少藻類植物,采取下面哪一措施最有效
[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魚類
B.大量引入吃魚的浮游動物
C.完全除去吃浮游動物的魚
D.完全除去肉食性魚類
(6)造成水體富營化的主要因素是磷的大量進入。某洗衣店中的含磷酸鹽廢水經澄清池沉淀后排入附近湖泊,該廢水帶入水域中的磷酸鹽是引起藻類生長的主要因素。
藻類生物的化學式為,藻類生物與
完全作用,可以生成
、
、
。
①完成這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②由于洗滌劑排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造成藻類(
)大量繁殖,從而消耗大量
,設每天排入含30%(質量)三磷酸五納的洗滌劑100kg,湖的面積為
,平均水深20m,湖水里
的深度為9.1mg/
,多少天后湖里的溶解氧將被耗盡?
(7)某化工廠含有大量化學毒劑的污染水排入池塘中,造成池塘中的植物迅速死亡,試分析:
①對該生物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什么影響?
②在下圖坐標中,用三條曲線表示處于不同營養級的生物在數量上的變化趨勢,并注明各曲線名稱。(生物數量值可任取)
③在以下坐標中,用一曲線表示分解者短期內數量上的變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鄒城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現有一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系統,處理流程為“厭氧沉淀池→曝氣池→兼氧池→植物
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著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等生物。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可用于
澆灌綠地。回答問題:
(1)污水流經厭氧沉淀池、曝氣池、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凈化,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通過______________呼吸將有機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組成了______________(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網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______營養級。植物池中所有蛙類獲得的能量最終來源于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______能。
(3)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原理。
(4)一般來說,生態工程主要任務是對______________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現有一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系統,處理流程為“厭氧沉淀池曝光池
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著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等生物。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可用于澆灌綠地。回答問題:
(1)污水流經厭氧沉淀池、曝氣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凈化。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通過
呼吸將有機物分解。
(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體性、協調與平衡、物質循環再生、 和
等原理
(3)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 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現有一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系統,處理流程為“厭氧沉淀池曝光池
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著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等生物。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可用于澆灌綠地。回答問題:
(1)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組成了 (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網中,植物位于第 營養級。植物池中所有蛙類獲得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所固定的 能
(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體性、協調與平衡、 和 等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江蘇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現有一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系統,處理流程為“厭氧沉淀池曝光池
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著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等生物。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可用于澆灌綠地。回答問題:
⑴ 污水流經厭氧沉淀池、曝氣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凈化。在這個過程中,微生物通過 ▲ 作用將有機物分解。
⑵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蟲、魚類、蛙類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組成了 ▲
(生態系統、菌落、種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網中,植物位于第 ▲ 營養級。植物池中所有蛙類獲得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 所固定的 ▲ 能。
⑶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體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 ▲ 和 ▲ 等原理。
⑷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 ▲ 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