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下圖所示為人體內發生的相關細胞變化,請回答:
(1)上圖涉及到的生命活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細胞中,______的全能性最高。能發生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的是_______。
(3)肝細胞在衰老的過程中,細胞核結構發生的變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圖為上述過程中的相關模式圖,其中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答案】細胞分裂和分化 胚胎干細胞 胚胎干細胞、皮膚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神經干細胞、肝組織干細胞 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②④
【解析】
從圖解可知,通過細胞分裂分化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形成結構發生改變是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胞分化程度越低的全能性越高。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期出現。衰老細胞的特征是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圖中①是有絲分裂后期。②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③是有絲分裂中期,④是減數第二次后期。⑤是細胞分裂間期。
(1)圖示的過程涉及的生命活動包括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
(2)圖示的其他細胞是由胚胎干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所以胚胎干細胞的全能性最高。能發生核膜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即有絲分裂)的是胚胎干細胞、皮膚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神經干細胞、肝組織干細胞。
(3)在衰老的過程中,細胞核結構發生的變化主要是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4)圖中②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圖像,④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圖像,所以其中錯誤的是②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的眼色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的一對等位基因D/d決定。果蠅的眼型(粗糙眼與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相關基因與眼型關系如圖所示。現用粗糙紅眼雌蠅與粗糙白眼雄蠅做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全為正常紅眼,F1 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慮變異)。
回答下列問題:
(1)若A/a 和B/b 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考慮眼色與眼型的遺傳,則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
(2)若眼型基因獨立遺傳,考慮眼色與眼型的遺傳,果蠅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種;F2中與親本眼型不相同的個體中,眼型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
(3)現獲得三種純合粗糙眼果蠅,請設計兩次雜交實驗篩選出雙隱性純合的粗糙眼果蠅。寫出實驗思路和實驗結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常用呼吸商(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O2的消耗量)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質的不同。測定呼吸商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裝置乙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代表的數值是_______。
(2)若生物材料選擇正在發芽的花生種子,關閉活塞,在25℃下經10min讀出裝置甲和裝置乙的有色液滴分別向左移動200mm和20mm,則該花生發芽種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
(3)實驗設置裝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物材料選擇酵母菌,給其提供葡萄糖培養液,關閉活塞一段時間后,裝置甲的液滴向左移動,而裝置乙的液滴沒有移動,試解釋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又過了較長時間,裝置乙的液滴最可能向____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豌豆葉肉細胞中,甲、乙兩種細胞器相關生理活動,下列相關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
A.O2產生于甲細胞器的內膜,在乙細胞器的內膜被利用
B.甲細胞器中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色素位于類囊體薄膜
C.CO2可產生于乙細胞器的基質,在甲細胞器基質被利用
D.乙中ATP主要在其內膜上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保衛細胞中K+濃度影響氣孔運動,K+進入保衛細胞內,可導致氣孔開放。而AMP- PCP(ATP競爭性抑制劑)能與細胞膜上ATP跨膜受體蛋白結合,進而影響K+進入保衛細胞。為了探究AMP一PCP對菜豆光合作用的影響,科研人員用AMP-PCP溶液處理菜豆葉片,測定其CO2吸收速率,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隨著AMP- PCP濃度增大,葉片的CO2吸收速率_____________,推測原因是AMP-PCP限制了ATP運輸到細胞外,影響K+進入保衛細胞,導致氣孔開放程度_______________從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反應。
(2)要驗證上述推測是否正確,可用適宜的__________處理菜豆葉片作為實驗組,以________處理菜豆葉片作為對照進行實驗,測定葉片的氣孔開放程度和CO2吸收速率。若實驗組的氣孔開放程度和CO2吸收速率均________對照組,則證明上述推測成立。
(3)實驗中,用1.0mmol·L-1 的AMP-PCP處理葉片后,立即檢測葉肉細胞葉綠體中ADP/ATP的比值,發現短時間內該比值下降,請分析該比值下降的機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題:
(一)某科研團隊利用植物細胞工程技術,把基因序列已知的抗除草劑(Bar)基因導入原生質體獲得抗除草劑大豆。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對于已獲得的Bar基因可以用 技術進行擴增。圖中的a過程通常使用相同的 酶和DNA連接酶,使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形成重組DNA。
(2)在b過程中,獲得原生質體除了需要纖維素酶和果膠酶,還需要用到的試劑是 。
(3)成功導入重組DNA的原生質體經脫分化形成Ⅰ ,進而生長發育成植株。
下列不屬于Ⅰ細胞應具有的特征是 。
A.薄壁細胞 B.細胞質豐富 C.液泡小 D.細胞核小
(4)若要判斷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是否成功,比較簡便的檢測方法是 。
(二)下圖是“分離以尿素為氮源的微生物”實驗的基本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5)該實驗培養基不能含有 。
A.尿素 B.氯化鈉 C.葡萄糖 D.瓊脂
(6)尿素溶液可用 使之無菌。若要檢查B過程滅菌是否徹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7)圖中步驟C為 。相對于劃線分離法,過程D涂布分離法的優點是 。
(8)如果菌落周圍出現 色環帶,說明該菌落能分泌脲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興趣小組試圖探究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
KH2PO4 | 1.4g |
Na2HPO4 | 2.1g |
MgSO47H2O | 0.2g |
葡萄糖 | 10g |
尿素 | 1g |
瓊脂 | 15g |
溶解后自來水定容到1000mL |
(1)該實驗中所用培養基在成分上的特殊要求是___ 。培養基中葡萄糖可以為細菌提供___ 。
(2)實驗中所用錐形瓶、試管都必須進行滅菌,常用的滅菌方法是___。圖中接種的方法為___ 法,獲得單菌落后繼續篩選。實驗過程中,除了需將接種后的平板放在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還需設置一在相同條件下培養的“未接種的空白平板”的對照實驗,其目的是___。
(3)為進一步確定取自瘤胃中液體的適當稀釋倍數,將接種的培養皿放置在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48h,觀察并統計具有紅色環帶的菌落數,結果見下表,其中___倍的稀釋比較合適。用該方法統計的細菌數目會比實際數目___(偏大/基本相同/偏小),其原因是___ 。
稀釋倍數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菌落數 | >500 | 367 | 248 | 36 | 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06年,Yamanaka將Oct﹣4、Sox2、c﹣Myc和K1f4四個轉錄因子導入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獲得“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雖然iPSC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和前景,但應用于臨床仍有問題阻礙,例如其供體細胞需從患者皮膚穿刺獲得皮膚成纖維細胞,給患者帶來痛苦,同時誘導效率非常低,初始化效率甚至低于0.01%. 因此近年來iPSc研究熱點為如何選用來源便捷、數目充足的成熟體細胞,以及如何提高基因的轉錄效率。
(1)iPSc能在適當的誘導條件下分化為3個胚層的細胞,具有多能分化能力,類似_____細胞的特性。
(2)有科學家利用成熟的T淋巴細胞作為供體細胞,成熟的T淋巴細胞在體外不能增殖分化,利用刀豆蛋白A(ConA)活化成熟T淋巴細胞,使之增殖分化為_____細胞,在這里刀豆蛋白A(ConA)充當_____。
(3)為提高誘導為iPSc的效率,首先應提高運載體的導入受體細胞的效率,科學家利用HIV﹣1病毒改造的(無致病性,高感染性)慢病毒作為載體,這類慢病毒屬于_____(RNA/DNA)病毒。同時在慢病毒中構建GFP基因(綠色熒光蛋白基因)作為_____,以便直觀方便的檢驗慢病毒是否導入受體細胞。
(4)為驗證慢病毒對T淋巴細胞的轉導效率,科學家用腺病毒轉導T淋巴細胞作為對照,設置不同MOI(MOI=轉染時的病毒顆粒數/細胞數)實驗組得到下圖結果,由此可得出的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生物體內細胞的分裂、分化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DNA的復制發生在圖中_________ (填序號)所示的過程中。復制的結果體現了DNA復制具有的___________特點。圖甲和圖乙所示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②過程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_________ (填“會”或“不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圖示過程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可發生_______________等變異,并通過________生殖方式遺傳給后代,從而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3)通過②過程形成的四類細胞具有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質。若某基因轉錄出的mRNA中含有1500個核糖核苷酸,其中有堿基G和C分別為200個和400個,則該基因經過兩次復制,至少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_____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