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許昌縣一高高三下學期第廿一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在治療人類某些疾病時,人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得到的胚胎干細胞經誘導分化,形成相應的組織器官后,可用于組織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
(1)進行圖中過程①時,需將體內取出的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至 期,該期卵母細胞核的位置靠近 ,可用微型吸管將之與細胞核一并吸出。
(2)圖中過程②表示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激活重組細胞,使其在發育培養液中完成 ,最終形成囊胚的過程。
(3)圖中過程③④表示從囊胚中取出 細胞,將其培養在 細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細胞的過程。胚胎干胞在形態上的特性表現為 。
(4)圖中過程⑤表示在培養液中加入 ,就可以誘導胚胎干細胞向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組織器官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小組在密閉恒溫玻璃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連續48 h測定室內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圖所示曲線(整個過程呼吸作用強度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前24 h植物沒有制造有機物
B.48 h時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增加
C.圖中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的時間點有4個
D.36h時比12h時光合作用強度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以下是科學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種牛的過程,a-h為操作過程,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數字標號代表的結構名稱是
① ② ③
(2)d操作的名稱是 。
(3)圖中用到的激素是 ,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經受精后可得到早期胚胎。
(4)為了能確定目的基因已經導入到受精卵,相應的載體需要有 以便于進行檢測。
(5)若要獲得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兩個新個體,可對發育到 階段的早期胚胎進行______________處理,再植入到受體內。要注意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否則會 ___________若要對早期胚胎進行長期保存,應將其置于冷凍或液氮條件下。
(6)受體母牛必須和供體牛屬于同一物種。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體子宮中存活的生理基礎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可生產人類所需的產品。下列選項中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表達的是( )
A.酵母菌細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擾素
B.棉花細胞中檢測到載體上的標記基因
C.山羊乳腺細胞中檢測到人生長激素的基因
D.大腸桿菌中檢測到人胰島素基因的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
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的篩選過程不會引起番茄種群的進化
B.①過程說明,抗病與高蔓均為顯性性狀
C.過程②可以選擇F1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材料
D.過程③體現了所有高等生物細胞都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工程敘述錯誤的是( )
A.基本原理是DNA具有雙螺旋結構以及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方式相同
B.最常用的載體是大腸桿菌的質粒
C.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D.該技術人為地增加了生物變異的范圍,實現種間遺傳物質的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固定
B.固定化酶的優勢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應
C.細胞體積大,難被吸附或結合
D.固定化細胞比固定化酶能更好地與反應物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菜豆是一年生自花傳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對白色花為顯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島上,該海島上沒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開有色花菜豆植株和開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9∶7 D.1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