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1期和G2期 |
B、S期 |
C、G1期、S期和G2期 |
D、分裂期 |
時期 | 主要時間 | 發生部位 |
G1期 | 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RNA和其他分子 | 細胞質 |
S期 | DNA分子進行自我復制 | 細胞質、細胞核 |
G2期 | 與G1期相似,但產生分子數量少;合成有絲分裂的引發物質 | 細胞質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DNA分子上的某個基因模板鏈含有600個堿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數為200個 | ||
B、將一個被15N標記的噬菌體(含一個雙鏈DNA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細菌,噬菌體復制3次后,則含有15N標記的鏈數占總DNA鏈數的
| ||
C、在某雙鏈DNA分子的所有堿基中,鳥嘌呤的分子數占26%,則腺嘌呤的分子數在某一條鏈中所占的比值不能超過48% | ||
D、某雙鏈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由A、C、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種類有7種 |
B、控制豌豆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的遺傳物質分別是DNA和RNA |
C、一個標記為15N的雙鏈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復制兩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脫氧核苷酸單鏈之比為3:1 |
D、已知豌豆體細胞2n=14,進行“豌豆基因組測序”要測定其8條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與血漿中的強堿中和 |
B、很快排出體內 |
C、H2CO3/NaHCO3等緩沖物質的調節作用 |
D、形成Na2CO3排出體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使細胞發生分化,導致細胞種類增多 |
B、細胞的衰老并不能說明動物個體已經衰老 |
C、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個體生長發育 |
D、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質膜功能的復雜程度主要由③決定 |
B、神經細胞質膜上識別遞質的是① |
C、b可表示肌細胞向組織液中排出CO2 |
D、質膜的選擇透性主要與②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