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稻魚共生系統”中,鯉魚通過沖撞稻秧導致稻飛虱等害蟲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時使清晨水稻葉片上的露水滴落,減輕稻瘟病原孢子的產生和菌絲體生長;鯉魚的游動,又使水渾濁,抑制水中雜草的生長;稻葉在給鯉魚提供食物的同時,還為鯉魚生長創造良好環境。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與水稻單種系統相比,稻魚共生系統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分別表現在:①生態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經濟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亞洲鯉魚”被引入美國,在當地已經構成了生態入侵,它與美國的本地物種之間可能存在著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導致入侵地的________銳減。
(3)科學家通過研究種間捕食關系,構建了“捕食者—獵物”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箭頭所指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僅從該模型分析,圖中最可能代表獵物和捕食者K值的數據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其曲線變化趨勢反映了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調節。
(9分) ①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環境污染或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穩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②降低生產成本或增加魚的產出,增加農民收入(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競爭 捕食 生物多樣性
(3)N2 P2 (負)反饋
【解析】
試題分析:(1)由題意可知稻魚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益是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環境污染或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穩態。而經濟效益是降低生產成本或增加魚的產出,增加農民收入。
(2)亞洲鯉魚可以捕食當地的某些生物,應有捕食關系。其引入也會本地某些物種出現競爭關。因已經構成了生物入侵,說明其數量增長十分多,進而導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下降。
(3)由圖可知代表獵物種群數量的K值應是N2,因為捕食者種群數量下降到一定程度,獵物種群數量增加,而獵物種群數量增加到一定數量時捕食者數量增加,故應是N2。而捕食者K值應是P2,因為當捕食者種群數量超過P2時種群數量開始下降,即獵物種群數量超過N2,會引起捕食者種群數量增加,捕食者種群數量超過P2,則獵物數量減少,兩者相互作用,它們維持在相對穩定范圍。這樣的曲線變化映了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機制。
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非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變形蟲在細胞核被移除之后,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最終會死亡。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個細胞核,變形蟲又能恢復生命活動。這個實驗說明細胞核是
A.細胞的遺傳信息庫
B.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C.細胞的遺傳控制中心
D.細胞分裂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染色體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②摩爾根利用果蠅進行雜交試驗,運用“假說—演繹”法確定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③只有生殖細胞中才有性染色體,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別
④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⑤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某同學由溫度能影響酶的活性聯想到溫度能否影響甲狀腺激素的活性。為了探索這一問題,他做了如下實驗。完善下列實驗相關問題。
實驗材料:潔凈玻璃缸、蒸餾水、河水、自來水、發育狀況相同的15只蝌蚪、普通飼料、甲狀腺激素制劑拌勻的飼料、高溫處理的甲狀腺激素制劑拌勻的飼料
實驗步驟:(1)取三只相同的潔凈玻璃缸編號為A、B、C,分別裝上 。
(2)取 ,分成三等份分別放入A、B、C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 下培養。
(3)每天同時向A、B、C三只缸中分別投入等量的普通飼料、 、高溫處理的甲狀腺激素制劑拌勻的飼料。
(4)培養一段時間后比較 。
(5)預測實驗現象及結論
A.若B缸內蝌蚪發育最快,而A、C內蝌蚪發育狀況相同。說明 。
B.若 。說明高溫使甲狀腺激素制劑活性降低。
C.若B、C缸發育狀況相同,而A缸較慢。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三倍體無子西瓜培育過程中,生長素改變了細胞的染色體數目
B.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可以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
C.蘆葦生長期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可增產
D.植物激素的合成也受基因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氫是一種清潔能源。萊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將H2O分解成[H]和O2,[H]可參與暗反應,低氧時葉綠體中的產氫酶活性提高,使[H]轉變為氫氣。
(1)萊茵衣藻捕獲光能的場所在葉綠體的________。
(2)CCCP(一種化學物質)能抑制萊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誘導其產氫。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萊茵衣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缺硫對萊茵衣藻產氫的影響,設完全培養液(A組)和缺硫培養液(B組),在特定條件下培養萊茵衣藻,一定時間后檢測產氫總量。
實驗結果:B組>A組,說明缺硫對萊茵衣藻產氫有________作用。
為探究CCCP、缺硫兩種因素對萊茵衣藻產氫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則需增設兩實驗組,其培養液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產氫會導致萊茵衣藻生長不良,請從光合作用物質轉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條件下,萊茵衣藻幾乎不產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過篩選高耐氧產氫藻株以提高萊茵衣藻產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圖Ⅰ-Ⅳ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圖Ⅰ中的E和G是組成細胞核中染色體的主要成分
B.圖Ⅱ中c、d點的濃度分別促進、抑制芽的生長發育
C.圖Ⅲ的細胞結構必須在高倍光學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
D.圖Ⅳ表示離體培養的動物細胞中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細胞培養液中加入32P標記的磷酸分子,短時間內分離出細胞的ATP,發現其含量變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帶上放射性標記,該現象不能說明( )
A.ATP是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
B.部分32P標記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中遠離A的P容易脫離
D.該過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