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的表皮細胞吸收K+的數量主要決定于
[ ]
A.土壤溶液中K+的濃度
B.細胞液中K+的濃度
C.細胞膜上K+載體數量
D.土壤溶液中HCO-3的濃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選一盆銀邊天竺葵(葉邊緣呈白色),預先放在黑暗中48小時,再用黑紙將葉片左側上下兩面夾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陽光下照射6小時,剪下此葉片,用打孔器分別在該葉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個圓片,放在酒精溶液中隔水加熱脫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請依據上述信息及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實驗能證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條件的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是 (填寫圖1中的序號),證明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的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是 (填寫圖1中的序號)。
(2)與圖2中C點處細胞進行的生理活動有關的細胞器是 。
(3)圖2中B點處細胞內發生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請寫出其中兩個反應式 ; 。
II.(1)在低倍鏡及高倍鏡下看到以下洋蔥根尖細胞圖,做“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主要觀察下圖 _______處的細胞。
A B
C D
(2)某同學按下表所示制成臨時裝片進行有關實驗。
組別 | 材料 | 實驗條件 | 觀察內容 |
A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清水、解離液、0.3g/ml蔗糖溶液 | 質壁分離 |
B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質壁分離 |
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上述實驗中應選哪一組進行實驗 ________。
②利用其中正確的實驗組設置測定某種植物葉表皮細胞液的濃度。分別將八片相同的葉表皮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鐘后,分別將每一葉片表皮制成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在約20個細胞的視野范圍內,對呈現質壁分離的細胞進行計數,所得結果如下表:
蔗糖濃度(mol/dm3) | 質壁分離細胞的數目 | 視野范圍內所檢視的細胞總數 |
0.00 | 0 | 22 |
0.05 | 0 | 20 |
0.10 | 0 | 18 |
0.15 | 1 | 20 |
0.20 | 3 | 20 |
0.25 | 16 | 20 |
0.30 | 19 | 19 |
0.35 | 2l | 21 |
利用上表右側坐標,較準確地繪出一曲線圖,以表示呈現質壁分離細胞的百分率與蔗糖溶液濃度的關系。
③在上題所繪的曲線圖中,試找出蔗糖溶液濃度為0.22mol/dm3時,呈現質壁分離細胞的百分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發芽率相同的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分別種在含有不同濃度(質量分數)鈉鹽的全營養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氣、吸水和固定種子。種子萌發一段時間后,測定幼苗平均重量,結果如下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種植物相比,更適宜在鹽堿地種植的是 。
(2)導致甲種植物的種子不能萌發的最低鈉鹽濃度為 %。
(3)在鈉鹽濃度為0.2%的全營養液中,甲、乙兩種植物的根尖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均為 。
(4)將鈉鹽濃度為0.1%的全營養液中的甲種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其根尖成熟區的表皮細胞逐漸表現出質壁分離的現象,原因是 。(3分)
(5)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乙種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移栽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B組移栽到鈉鹽濃度為1.0%的全營養液中,在相同條件下,給與適宜的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后,A組幼苗的長勢將 B組。從物質轉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分)
(6)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①A是 酶。B是 。C是具有 性狀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丟失1條染色體,不能產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則可用_____________(試劑)處理幼芽,以便獲得可育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某同學在做幾個實驗時所列舉的實驗材料和實驗條件等相關內容,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 材料 | 實驗條件 | 觀察內容 |
A | 豆漿 | 試劑甲 | 顏色反應 |
B |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 健那綠染液 | 細胞結構乙 |
C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質壁分離 |
D | H2O2和過氧化氫酶 | 不同的pH | 實驗因變量丙 |
E | 洋蔥根尖 | 解離液、龍膽紫染液等 | 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及形態 |
(1)A~E組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 (填字母)。
(2)A組實驗所用的試劑甲是 ,觀察到顏色是 。B組實驗觀察的細胞結構乙是 。在D組實驗中,實驗因變量丙是 。
(3) 在C組實驗中若使用0.5g/mLKNO3溶液,則實驗現象是 。
(4)E組為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實驗中裝片制作的流程為: 。如果將常溫下培養洋蔥的裝置移到冰箱的低溫室(4℃)內再培養一段時間,然后用根尖制成裝片并觀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為具有6條染色體的某生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過程的幾個階段,請分析回答:
(1)根據丙圖的特有變化特征,可以判斷該圖表示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判斷的依據是 。
(2)在觀察有絲分裂實驗時,我們發現即使操作正確,也難以看到很多處于分裂期的細胞,主要原因是 。
(3)染色單體數和DNA數目相等的細胞是圖中的 。
(4)上述細胞有絲分裂的先后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
(5)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該圖中缺少了細胞周期的 期,該期細胞內的主要變化特點是 。
(6)在觀察根尖有絲分裂裝片時,不能看到圖丁中染色體向兩極移動的動態過程,其原因是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能清楚地看到細胞核,但看不到染色體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