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暑假放假期間,從事大豆田間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還嘗試著將生物學的相關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請幫他完成以下內容。
⑴如果他想比較一下自家大豆與別家大豆的數量,哪么他應該____
A.一棵一棵去數進行比較 B.用樣方法估算出種群密度進行比較
C.用標志重捕法估算出種群密度 D.用調查法統計出往年數量進行比較
⑵若大豆地中有某種害蟲,為盡快降低其種群密度,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____
A.一個一個去捉 B.噴灑農藥
C.釋放一種特定激素誘捕 D.從外地引入該害蟲的天敵
⑶該農田中有一種從外地帶來的昆蟲,則在短期內,該昆蟲會呈__增長,最終將呈__增長。原因是____。
⑷大豆與大豆田中的雜草之間的關系是__,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角度闡述除草的原理____。
⑸若人長期不種這塊地,將會發生__演替。自然狀況下,發生的演替將使群落自我調節能力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南京南師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生態護坡是對斜坡或邊坡進行保護的一項綜合護坡技術。下圖為某種泥質海岸生態護坡的模式圖。據圖分析:
(1)在上圖的坡地生態系統中,人們在中低潮帶引種一些耐鹽的植物,在高潮帶和超高潮帶則種植一些相對耐干旱的植物,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異主要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2)人們通過對沙灘培土、引種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灘短期內出現物種比較豐富的坡地生物群落,從演替的角度分析,這說明人類活動可改變 。
(3)灌草叢帶中的幾種生物種群所構成的食物網如上圖,圖中字母代表生物種群所固定的能量值,則b~e中能確定大小關系的是 ,圖中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率是 (用圖中字母表示)。若要調查沙氏變色蜥的種群數量,應采用 法。為模擬該調查方法,生物小組同學使用玻璃球進行實驗。小組同學先從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隨意抓出一把(經清點共15個),并換成相應數量的紅玻璃球放回布袋,搖勻后再抓出一把,經清點共個16(其中紅色球4個),則布袋中原有玻璃球_______個,其中將白球換成紅球相當于 。
(4)研究人員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種植在海擋林帶和灌草叢帶,結果沙棘在灌草叢帶的長勢明顯好于海擋林帶,經分析兩地帶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下表:
地點 |
土壤肥力 |
土壤含水量 |
|
有機質含量% |
氮含量% |
表層~60 cm% |
|
海擋林帶 |
0.595 |
0.015 |
7.0 |
灌草從帶 |
0.202 |
0.003 |
15.0 |
某研究者提出一個假設,并進行了實驗驗證:將生長狀況相似的沙棘分為A、B兩組種植,A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與灌草叢帶相同,B組土壤含水量與海擋林帶相同,土壤肥力與灌草叢帶相同,結果A組長勢顯著高于B組,證實了該研究者的假設。該研究者的假設是: 。
(5)目前生態護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許多方面逐漸取代傳統的磚石、混凝土護坡,請列舉生態護坡的優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河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進行的演替都屬于次生演替
B.演替過程中由草本植物階段漸變為灌木階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陽光
C.在生物群落發展變化過程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內部因素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陜西省會考題 題型:單選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