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圖1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部分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組成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圖2是一個由5種生物組成的食物網;圖3所示為;~塘農業生態系統局部的能量流動,圖中字母代表相應能量。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之間的相互內在關系是 。
(2)圖1中缺少兩個重要過程,請用文字和箭頭的形式補充: 、 。
(3)若圖2中的乙大量減少,則短期內戊的數量會 。
(4)若圖2食物網中戊攝食丁和丙的比例為3:1,丙攝食的兩種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則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傳遞效率計算,需要消耗生產者 kg。
(5)圖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樹和蠶用于 的能量。將蠶沙(糞便)投入魚塘供給魚食用,蠶沙中同化的能量屬于第 營養級所含的能量。
(1)物質循環以能量流動作為動力,能量流動以物質循環作為載體
(2)無機環境→丁 甲→丙 (3)增加 (5)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 一
【解析】
試題分析:(1)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系:物質循環以能量流動作為動力,能量流動以物質循環作為載體。
(2)圖1中,丁是生產者,甲和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圖中還缺少無機環境→丁的光合作用過程和甲→丙的分解作用過程。
(3)若乙大量減少,則丙由第二、三營養級變成第二營養級,其同化的能量增多、個體數量增加,進一步導致戊增多。
(4)若圖2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攝食兩種生物時,兩種被攝食的生物所占比例3:1,則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按能量傳遞效率10%計算,由甲→丁→戊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10×3/4÷10%÷10%=750kg;由甲→丙→戊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丙10×1/4÷10%=25kg,丙所攝食的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再由甲→丙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25×1/2÷10%=125kg;由甲→乙→丙這條食物鏈需要消耗甲25×1/2÷10%÷10%=1250kg,因此共需要消耗生產者(甲)750+125+1250=2125kg。
(5)圖3中,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應是A;桑樹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熱能可用B表示,圖中的C表示凈光合作用,是桑樹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的所需的能量,B1+C1+D1屬于蠶用于蠶生長、發育、繁殖等生命活動.蠶沙中所含的能量是蠶未同化的能量,仍屬于其上一個營養級,即屬于第一營養級所含的能量。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考點分析: 考點1:生態系統的概念和類型 考點2:生態系統的成分 考點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考點4: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系 考點5: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試題屬性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高三4月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β地中海貧血癥患兒。在他們欲生育第二胎時,發現妻子的雙側輸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體內受精。醫生為該夫婦實施了體外受精和產前基因診斷,最終喜獲一健康女嬰。請回答:
(1)哺乳動物的體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步驟。
(2)在對胎兒進行β地中海貧血癥的產前基因診斷時,要先從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提取DNA進行PCR擴增,然后用限制酶對擴增產物進行切割,產生多個片段的酶切產物,再根據不同長度的酶切產物在電泳時移動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電泳條帶進行判斷。
①PCR擴增與體內DNA復制過程中,解旋的方法不同,前者通過__________解開雙鏈,后者通過________解開雙鏈。
②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大多數限制酶的識別序列由______個核苷酸組成。DNA分子經限制酶切割產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兩種形式,即黏性末端和平末端。當限制酶在它識別序列的中心軸線兩側將DNA的兩條鏈分別切開時,產生的是______。
③利用PCR擴增目的基因也是目的基因獲取的方法之一,除此以外,目的基因還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基因文庫包含________ 和________ 等類型,后者的基因中含有啟動子。
④基因診斷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三下學期3月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徹底水解的產物都是氨基酸
B.同一個體的各種體細胞中,酶的種類相同、數量不同
C.酶通過降低或提高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D.代謝的終產物可反饋調節相關酶活性,進而調節代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中山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請回答有關農業生態系統的問題:
(1)農田生態系統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 。農田生態系統具有的功能包括: 。
(2)調查某塊農田的東方田鼠種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3)管理人員連年使用同種化學殺蟲劑殺滅害蟲,結果導致害蟲再度大爆發。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害蟲再度爆發的原因:
① ;
② 。
(4)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田間除草和殺蟲的目的是 。
(5)農田被棄耕一段時間后演替為灌木林,其演替類型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中山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癌基因是細胞癌變時產生的
B.記憶細胞無增殖分化能力
C.細胞凋亡是由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
D.分裂期的細胞不合成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下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是研究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主要過程如下:
①標記噬菌體→②噬菌體與細菌混合培養→③攪拌、離心→④檢測放射性。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完整的實驗過程需要利用分別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細菌
B.②中少量噬菌體未侵入細菌會導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強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細菌的解體,促進噬菌體從細菌體內釋放出來
D.32P標記的噬菌體進行該實驗,④的結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檢測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張掖市高三4月診斷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蓖麻性別有兩性株(植株開有雌花和雄花)和雌株(植株只開有雌花)。研究人員讓純合高稈柳葉雌株與純合矮稈掌狀葉兩性株蓖麻雜交, F2的表現型及植株數量如下表。請回答:
F2表現型 | 高稈掌狀葉兩性株 | 矮稈掌狀葉兩性株 | 高稈柳葉 雌株 | 矮稈柳葉 雌株 | 總數 |
數量(株) | 1439 | 482 | 469 | 158 | 2548 |
(1)據實驗結果推測,蓖麻三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有 (株高與葉形/株高與性別/葉形與性別)。
(2)F1表現型為 。若株高、葉形與性別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慮性別的情況下,F2高稈掌狀葉兩性株的基因型有____種,F2矮稈掌狀葉兩性株中雜合子占
(3)為確定F2中某株高稈柳葉雌株蓖麻是否為純合子,可選用F2中表現型為 的個體與其雜交,若后代性狀表現為 ,則該株蓖麻為純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三綜合能力測試(五)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探究物質P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效應,研究人員使用不同濃度的物質P處理人的離體肝癌細胞,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P對腫瘤細胞的作用機制,可能與調控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有關
B.隨著物質P處理時間的延長,抑制癌細胞增殖作用越明顯,但與濃度無關
C.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論,物質P抑制癌細胞增殖的最適濃度為1.00 g/L
D.隨著物質P濃度的增加,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作用越明顯,但與處理時間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三下第十二次大練習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分)白花三葉草有兩個穩定遺傳的品種,即葉片內含氰化物(有劇毒)和不含氰化物兩個品種。已知白花三葉草葉片內氰化物是經過以下途徑產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1)產氰糖苷酶是在細胞中的 結構上合成的,從基因A到產氰糖苷酶的過程包括 兩個階段。
(2)基因B的基本組成單位有 種,并由一定數目的基本單位按照特定方式連接而成;駼的結構由兩部分組成,與RNA聚合酶結合的位點在 部分,而另一個部分是間隔的、不連續的,其中能夠編碼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
(3)顯性基因A、B分別控制兩種酶的合成,它們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應的酶。兩株純合的無毒三葉草雜交,得到的F1均有劇毒,推測兩親本的基因型為 。
(4)F1雜交得到F2,科研人員收集F2植株上的葉片,收集的植株數目滿足統計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對每株葉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測定,得到的結果分為下面4組:
只有葉片提取物 | 葉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 葉片提取物+氰酸酶 | |
1組 | + | + | + |
2組 | 0 | 0 | + |
3組 | 0 | + | 0 |
4組 | 0 | 0 | 0 |
(+表示有劇毒,0表示無毒)
請分析回答:
統計F2代1~4組實驗結果的植株比例約為 ;基因型有 種。如果根據葉片提取物中有無氰化物來對F2植株的表現型分類,比例約為 ;如果根據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無氰化物來對F2植株的表現型分類,比例約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