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能使人生病的細菌、病毒等幾乎無處不在,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處在病原體的包圍之中。在病毒感染或毒素刺激下,免疫細胞能產生并釋放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機體通過這些信息分子與相應受體構建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以維持或改變內環境的穩態,所以通常情況下,我們卻并未感到不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細菌進入機體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激后,在___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增殖、分化后產生___.在細胞免疫過程中,被激活的T細胞所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有_____。
(2)病毒感染會使機體出現發燒癥狀。研究發現,溫度感受器的細胞膜上存在某些淋巴因子的受體,受體與淋巴因子結合可引起神經元興奮進而引起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分泌活動的一系列改變。在上述過程中,體溫調節的中樞位于___,促進機體產熱的激素有___,機體內各種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的調節機制是___。
(3)研究發現,某類病原微生物侵染人體后,患者體內產生抗胰島細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最終引起胰島B細胞的損傷而導致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進行___的結果,這是一類探病,稱作____。人體免疫系統除了具有防衛功能外,還有___功能。
【答案】淋巴因子 抗體 分裂、分化產生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等 下丘腦 甲狀腺激素與腎上腺素 (負)反饋調節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特異性免疫) 自身免疫病 監控和清除
【解析】
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其具體過程如下:
(1)根據體液免疫過程分析,再抗原和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的刺激下,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再由漿細胞產生抗體;細胞免疫過程中,抗原刺激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
(2)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促進機體產熱的激素有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下丘腦可以通過垂體調節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當甲狀腺激素等含量過高后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機體內各種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的調節機制是負反饋調節機制。
(3)抗體是體液免疫產生的,效應T細胞再細胞免疫過程中發揮作用,因此若患者體內產生抗胰島細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說明患者胰島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進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結果;由于患者產生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攻擊自身結構,因此該病屬于自身免疫病。人體免疫系統除了具有防衛、監控和清除功能。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從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種植物激素類似物,分別測試三種類似物的不同濃度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乙和丙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均具有兩重性
B.在0~20ppm范圍內,甲對萵苣幼根的促進作用大于丙
C.乙的濃度大于20ppm后,對萵苣幼根生長起抑制作用
D.據圖推測,用30ppm的甲處理萵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種群數量增長的兩種曲線,圖2表示某區域不同年份甲樹種與乙樹種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____________。若種群每年以λ倍按圖1曲線X的方式增長,A為種群起始數量,則t年后該種群數量Nt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圖1中陰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等條件的限制而死亡的個體。
(2)若圖1中的曲線Y表示池塘中某魚類種群的增長曲線,要想長期獲得較高的魚產量,每次捕 撈后魚的數量需保持在曲線中的_________點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點后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2分析,兩樹種處于競爭狀態的年份段是_________。從a年到e年,___________逐漸成為優勢樹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乙為同一群落中的兩個種群,曲線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和t4時刻乙種群的種群密度相同
B.t2時刻甲、乙種群的增長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時刻乙種群的增長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種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表示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二表示動物細胞的某種活動情況。據圖作答:
(1)圖一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結構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___和___(填標號和名稱)。
(2)研究圖二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
(3)若圖二細胞表示動物胰臟內的細胞,⑥可能為___或___等。
(4)從圖二中可著出,通過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轉化的生物膜是___。
(5)圖二所示的生物中不含有胸腺嘧啶和磷脂的細胞器是___和___(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相關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1中表示細胞周期,秋水仙素可作用于a、c段能誘導染色體加倍
B. 圖2中的溫度在a、b時酶分子結構被破壞、活性較低
C. 圖3中bc段和de段CO2吸收量減少,C3含量下降
D. 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利用某種酶進行實驗繪制的曲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①曲線對應的實驗無關變量有pH、底物的量等,酶的最適溫度為30 ℃左右
B.圖②虛線可表示其他條件不變而增加酶濃度,底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C.圖③曲線可以判斷Cl-對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促進作用
D.圖④曲線的獲得可以用同一試管通過改變溶液的pH進行實驗獲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胰液分泌的調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腸通過分泌激素A可與胰腺細胞進行信息交流
B.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經一體液調節的結果
C.圖中能直接促進胰腺分泌胰液的信號物質只有激素A和激素B兩種
D.與體液調節相比,通過神經A、B使胰腺產生胰液的時間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量研究證實,干旱會影響植物激素代謝和生長發育。ST是一種細胞內和細胞間的信號傳遞分子,對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均有誘導作用。某研究小組以小麥幼苗根系為實驗材料,研究干旱對小麥幼苗根系ST的釋放及對小麥幼苗根系生長發育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結果說明干旱對小麥幼苗根系釋放ST有抑制作用
B.ST釋放增加對小麥幼苗根系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C.據實驗結果推測,植物在適度干旱環境下其根系分布更深廣
D.據實驗結果推測,植物在適度干旱環境下其根系吸收水分能力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