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萌發的小麥種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顯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較耐熱,在pH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熱,在70℃條件下15min后失活。根據它們的這種特性,可分別測定一種酶的催化效率。某實驗小組進行了“提取小麥種子中α﹣淀粉酶并測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溫度”的相關實驗。
實驗材料:萌發3天的小麥種子(芽長約1cm)。
主要試劑及儀器:1mg/mL的標準麥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餾水、石英砂、恒溫水浴鍋等。
實驗步驟:
步驟一:制備酶溶液。
步驟二:將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 min下的環境中,取出后冷卻。
步驟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下表要求加入試劑,再觀察各試管內的顏色變化。
(注:+表示碘液變藍色,﹣表示碘液不變色)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6 |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 8 | 8 | 8 | 8 | 8 | 8 |
恒溫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 1 | 1 | 1 | 1 | 1 | 1 |
恒溫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液混合,振蕩后恒溫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加入碘液,振蕩后觀察顏色變化 | +++ | ++ | + | ﹣ | ++ | +++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步驟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中能否選用斐林試劑檢測實驗結果? ______(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進一步研究小麥種子中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則需獲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請簡要寫出具體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β﹣淀粉酶不耐熱,在70℃條件下15min使其失活 冷卻有利于保存并能保持活性 取6支干凈的、體積相同(并具刻度)的試管依次編號 不能 利用斐林試劑檢測時需要水浴加熱,會改變該實驗中的溫度,影響實驗最終結果 將步驟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為3.6、溫度為0℃下的環境中
【解析】
小麥種子中含淀粉豐富,萌發時形成大量淀粉酶;該實驗測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溫度,因此要使取得的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根據α-淀粉酶較耐熱,β-淀粉酶不耐熱的特性,在70℃條件下將獲得的酶液處理15min,可使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活;根據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的特性,只需將步驟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為3.6,溫度為0℃的環境中短暫時間,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即可得到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
(1)該實驗測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適溫度,因此要使取得的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根據α-淀粉酶較耐熱,β-淀粉酶不耐熱的特性,在70℃條件下將獲得的酶液處理15min,可使酶液中的β-淀粉酶失活;冷卻有利于保存并能保持活性。
(2)根據對照實驗的基本原則,無關變量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即取6支干凈的、體積相同(并具刻度)的試管依次編號。
(3)利用斐林試劑檢測時需要水浴加熱,會改變該實驗中的溫度,影響實驗最終結果,因此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產物。
(4)據題意“α﹣淀粉酶不耐酸、較耐熱,在pH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熱,在70℃條件下15min后失活”可知,在進一步研究小麥種子中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時,需要使α﹣淀粉酶失活且創造β﹣淀粉酶的適宜條件,因此具體操作為將步驟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為3.6、溫度為0℃下的環境中,其他步驟不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情況下,下列四個圖若改變自變量或因變量,曲線形狀變化最大的是
A. 圖①將“光照強度”改為“CO2濃度”
B. 圖②將“胰島素相對含量”改為“胰高血糖素相對含量”
C. 圖③“有絲分裂各時期”改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各時期”
D. 圖④將“酶活性”改為“根尖細胞有氧呼吸釋放CO2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小島上蜥蜴進化的基本過程。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 圖中X、Y、Z分別表示的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
B. 小島上蜥蜴原種全部個體的總和稱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 地理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同屬一個物種的蜥蜴很快就進化為不同的物種
D. 小島上蜥蜴新種全部個體所有基因的總和稱為蜥蜴新種的基因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有關生物材料直接制成臨時裝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A.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數目較多
B. 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黃色脂肪粒
C. 菠菜葉肉細胞中具有多個葉綠體
D.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中染色體清晰可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生物體內部分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請據圖作答。
(1)a~d四個生理過程中,人體不能進行的過程除a外,還包括________。
(2)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發現a過程中H2O→O2,葉綠體中的伴隨該過程的能量轉化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補充能量產生的物質是__________。
(4)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酵母菌產生CO2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填寫檢測酵母菌呼吸產物時所用試劑和顏色反應比較表
被檢測的物質 | 試劑 | 現象(顏色) |
CO2 | 澄清的石灰水 | 混濁 |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 ①________ | |
酒精 | 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 | ②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結構④在生物體內約有20種
B. 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水,水中的氫來自于②和③
C. 結構④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全部都參與脫水縮合
D. 氨基酸分子均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沒有涉及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是
A. 相鄰的高等植物細胞之間 B.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之間
C. 乙肝抗體與乙肝病毒之間 D. 甲狀腺細胞與肌細胞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大氣溫度及氧濃度對植物非綠色組織內產生CO2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甲曲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影響呼吸酶的活性
B. 圖甲可知細胞呼吸最旺盛的溫度為B點所對應的溫度
C. 圖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漸減弱,EF段有氧呼吸逐漸增強
D. 圖乙中E點對應的氧濃度更有利于貯藏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