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下列生物學實驗進行結果預測、分析與判斷。
(1)甲同學針對血糖調節進行了如下研究:
①在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作用的實驗中,以小鼠的__________為觀察指標,注射胰島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順序應是 ________________。
②人體血液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摩爾比值,在不同生理狀況下是不同的,當機體處于______________狀況時,該比值明顯下降,此時機體物質代謝的變化是 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
(2)乙同學以某種實驗小鼠為材料制備某種血清抗體。
①欲獲得某一種較高濃度的抗體,實驗的關鍵是需對小鼠進行________________處理,請從免疫機理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取若干只實驗小鼠分成四組進行實驗,分組及處理見下表。
小鼠分組 | A組 | B組 | C組 | D組 |
初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
間隔一段合適的時間 | ||||
再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抗原甲 | 抗原乙 |
上述四組小鼠的血清中能提取到較多抗體的組是______。A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時間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會出現沉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活動狀況 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低血糖 肝糖元分解加強、脂肪分解加速 兩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 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會使小鼠產生更多的漿細胞,從而產生更多的抗體 A、D 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
【解析】
(1)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血糖含量下降,小鼠會出現低血糖癥狀,注射葡萄糖溶液,癥狀得以恢復。
(2)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多而且快,分析表格可知,A、B兩組先注射抗原甲,然后A注射抗原甲,B注射抗原乙,能產生二次免疫的是A組;C、D兩組先注射抗原乙,然后C注射抗原甲,D注射抗原乙,能產生二次免疫的是D組。
(1)①在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作用的實驗中,實驗目的是: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實驗原理是: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體內胰島素含量過高時,引起血糖下降,機體出現活動減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癥狀,此癥狀可以通過補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緩解。因此該實驗應以小鼠的活動狀況為觀察指標。給小鼠注射胰島素溶液,出現血糖降低的癥狀,再注射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癥狀得以恢復。所以注射胰島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順序應是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②胰島素使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當機體處于低血糖狀況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島素分泌減少,人體血液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摩爾比值下降,此時機體物質代謝的變化是肝糖元分解加強、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如脂肪分解加速。
(2)①小鼠血清中含抗體,想要升高某種抗體濃度,則需兩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為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會使小鼠產生更多的漿細胞,從而產生更多的抗體。②分析表格步驟可知,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組小鼠中能出現再次免疫應答的是A、D兩組,所以上述四組小鼠的血清中能提取到較多抗體的組是A組和D組。A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時間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會出現沉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抗體,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體會與抗原甲特異性結合形成細胞集團或沉淀。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微量元素Mg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
B.人體活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
C.哺乳動物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
D.與大量元素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但其作用也很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兩頭黑牛交配,產生了一頭棕色子牛。請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種毛色是顯性性狀?________。
(2)若用B與b表示牛的毛色的顯性遺傳因子與隱性遺傳因子,寫出親本及子代棕牛的遺傳因子組成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兩頭黑牛產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
若上述兩頭黑牛產生了一頭黑色子牛,該子牛為純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斷這頭黑色子牛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最好選用與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
A.純種黑牛 | B.雜種黑牛 | C.棕色牛 | D.以上都不對 |
(4)若用X雄牛與多頭雜種雌牛相交配,共產生20頭子牛,若子牛全為黑色,則X雄牛 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可能是________;如果子牛中10頭黑色,10頭棕色,則X雄牛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內環境和穩態的表述,正確的有幾項
①內環境中含有多種成分,如激素、抗體、葡萄糖、消化酶和血漿蛋白等
②神經遞質可以存在于內環境中,突觸小泡不存在于內環境中
③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取決于水和無機鹽
④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僅為淋巴液
⑤劇烈運動時,丙酮酸轉化成乳酸的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
⑥劇烈運動時,產生大量的乳酸會引起內環境pH的明顯變化
A.一項B.二項C.三項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雜交實驗表明,樺尺蠖體色受一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淺色s為顯性。在曼徹斯特地區,19世紀中葉以前,種群中S的基因頻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紀則上升到95%以上。試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答下列問題:
(1)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種群的_________。經觀察,該種群中樺尺蠖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即表現出____多樣性。從遺傳角度分析,這些基因型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種群中產生了大量的__________。
(2)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英國工業的發展,工業煉銅使地衣不能生長,樹皮被煤煙熏成黑褐色,種群S基因頻率持續升高,說明自然選擇對生物進化所起作用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地區的樺尺蠖雖然基因頻率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沒有形成新物種,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該種群的個體之間一直能夠進行_________,無法形成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漿滲透壓的大小與無機鹽的含量無關
B.體內細胞依賴于內環境,但不參與內環境的形成與維持
C.進食30分鐘后肝臟組織處的毛細血管靜脈端血糖濃度較動脈端的低
D.神經調節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缸是以水生植物造景為主的相對封閉的微型生態系統。下列關于生態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制作生態缸,要遵循生態系統的基本原理,能夠實現短期內的相對穩定
B.生態缸密封后,要能和外界進行能量交換,要置于陽光直射下
C.人工生態缸只能夠實現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功能
D.人工制作的生態缸生產者的種類和數量越多,其穩定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鼠 SCN 神經元白天胞內氯離子濃度高于胞外,夜晚則相反。SCN 神經元主要受遞質 γ氨基丁酸(GABA)的調節。GABA 與受體結合后會引起氯離子通道開放。由以上信息不能 得出的推論是
A.SCN 神經元興奮時膜內電位由正變負
B.GABA 是通過主動運輸方式由突觸前膜釋放的
C.夜晚 GABA 使突觸后膜氯離子通道開放,氯離子外流
D.白天 GABA 提高 SCN 神經元的興奮性,夜晚則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基因重組是定向的,有性生殖過程中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C.基因突變可以改變基因的種類,但不改變基因的數量和位置
D.食用殘留抗生素的食品,會導致體內的細菌發生耐藥性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