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細胞生長,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生長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可引發H+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向外運輸
B. 細胞壁在堿性條件下發生結構改變導致細胞膨脹,引起細胞生長
C. 生長素的調節作用依賴于細胞內的信息傳遞過程
D. 生長素通過影響細胞的基因表達來調節植物生長
【答案】B
【解析】A.由題圖分析可知,生長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能引起內質網釋放Ca2+,Ca2+促進細胞內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轉運到細胞外,所以H+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A正確;
B.由圖可知,H+運輸到細胞膜外,細胞壁是在酸性條件下發生結構改變導致細胞膨脹,引起細胞生長的,B錯誤;
C.由圖可知,生長素的調節作用分別是通過內質網釋放Ca2+和細胞內的活化因子來完成信息傳遞過程,C正確;
D.由題圖可知,生長素與活化因子結合后進入細胞核,促進相關基因的表達來調節植物生長,D正確;
答案選B。
[點睛]:本題結合生長素作用機理圖,考查物質的運輸方式、生長素的作用機理,解題關鍵是讀圖獲取信息,找出與教材知識的銜接點,聯系教材的有關原理、概念等,盡可能用教材語言規范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小球藻是單細胞綠藻,色素位于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B. 溶酶體中的水解酶主要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C. 葉肉細胞與光合細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ATP
D. 各類細胞都含有遺傳物質但遺傳信息不一定都儲存在DNA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和紫紅色四種,已知花色由A/a和B/b兩對基因控制,其控制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徑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該植物進行雜交實驗,母本_______(需要╱不需要)去雄,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AaBb植株自交后代(F1)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約為 (不考慮染色體間的片段交換)_________,由此________(能╱不能)判斷兩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中有一半是紫紅花植株,說明A、a和B、b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有以下兩種類型。請依據F1的表現型及其比例進行分析,并在答題卷的方框中標出B、b基因的位置。
①若F1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紫花:紫紅花:白花=1:2:1,則為第一種類型,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
②若F1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_,則為第二種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表示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與核 DNA 數量比值的變化關系;圖 2 表示處于某個高等動物(2N=4)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丙圖和乙圖無直接關系)
(1)如圖1所示,AB段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在分子水平上完成______________,出現CD段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圖2中,處于圖1中BC段細胞圖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圖1中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處于_______段(BC或DF)。
(4)圖2中甲細胞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屬于________________期。
(5)乙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乙細胞中有________個四分體。
(6)丙細胞的子細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在不同的土豆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在不同培養溫度條件下培養酵母菌,研究其種群數量變化,并將7天的實驗數據繪制成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對實驗的相關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溫度、培養基中的土豆和葡萄糖含量對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均有影響
B.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不足以分析得出酵母菌種群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
C. 酵母菌在20℃,8%葡萄糖和40%土豆培養基條件下,種群呈現“S”型增長
D. 相同溫度下酵母菌在葡萄糖一土豆培養基中的增殖狀況優于單一土豆培養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變化曲線和染色體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曲線分析錯誤的是
A. ab段核DNA含量上升的原因是DNA復制
B. gh段核染色體數量加倍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C. cd段核DNA含量下降一半是由于DNA平均分配到2個細胞核中
D. fg段1條染色體含1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在適宜的溫度下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強度裝置(氧氣傳感器可監測氧氣濃度的變化)。在不同光質條件下光照1小時后氧氣的濃度變化相對量如下表: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光質 | 自然光 | 紅光 | 藍光 | 橙光 | 紫光 | 黃光 | 靛光 | 綠光 | 無光 |
O2相對變化量 | +18 | +15 | +13 | +11 | +12 | +3 | +8 | ﹣1 | ﹣4 |
注:O2相對變化量,+表示增加,﹣表示減少。
(1)實驗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2)實驗中第9組的作用既可以作為 ,又可以測________________。
(3)在綠光條件下,消耗[H]的場所是 。
(4)在紅光條件下,該植物經過2小時光合作用,制造氧氣總量相對值是 。
(5)如果由綠光突然轉換為紅光,則此時刻其葉肉細胞中C5的濃度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某早期胚胎細胞所經歷的生長發育階段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戊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b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a過程是有絲分裂,b是細胞分化
B. 乙和丙的染色體組成相同
C. 丁與戊因遺傳物質不同而發生分化
D. 甲、丁、戊中的蛋白質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