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技術的理論基礎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 |
B. | 該技術可以測定膜上單個蛋白質的流動速率 | |
C. | 該技術不宜在高溫下進行 | |
D. | 漂白區域恢復足夠長的時間后,其熒光強度F2小于漂白前的熒光強度F1 |
分析 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組成.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流動性(膜的結構成分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的).細胞膜的功能特點:具有選擇透過性.
解答 解:A、該技術的理論基礎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A正確;
B、該技術不能定膜上單個蛋白質的流動速率,B錯誤;
C、高溫會使蛋白質變性,故該技術不宜在高溫下進行,C正確;
D、由圖可知,漂白區域恢復足夠長的時間后,其熒光強度F2小于漂白前的熒光強度F1,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過程的發生場所在葉綠體基質 | B. | A產生的ATP可參與其他生命活動 | ||
C. | B過程的發生場所在類囊體膜 | D. | B過程不直接需要光的參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亮氨酸的R基是-CH2-CH(CH3)2,則它的分子式是C6H13O2N | |
B. | 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的一條多肽鏈在形成過程中脫去水分子數最多是16個 | |
C. | 兩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的H2O的中的氫來源于氨基和羧基 | |
D. | 如果有足量的三種氨基酸甲、乙、丙,則它們形成三肽的種類最多有6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④①③② | C. | ①③②④ | D. | ③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安徽省2高一暑期返校提能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為人工培養的肝細胞中DNA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A.細胞周期時長為14小時
B.染色體數量倍增發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觀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
D.基因突變最可能發生于Ⅲ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接種時要徹底去除花絲 | |
B. | 接種時要把花藥刺破以釋放里面的花粉 | |
C. | 每瓶接種花藥不要太多,10~20個即可 | |
D. | 接種后要給予一定的光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