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是常用的基因工程運載體,下圖是某種天然土壤農桿菌Ti質粒結構示意圖(標示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點),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終止子是由三個相鄰堿基組成的終止密碼 |
B.用農桿菌轉化法可將該質粒構建的表達載體導入動物細胞 |
C.用限制酶Ⅰ和DNA連接酶改造后的質粒無法被限制酶Ⅱ切割 |
D.用限制酶Ⅱ處理能防止該質粒構建的表達載體引起植物瘋長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示意圖,據圖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⑥內產生的CO2,從生成場所到達④至少穿過10層磷脂分子 |
B.如果該組織為肝臟組織,則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濃度高,但葡萄糖濃度低 |
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從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達④至少穿過4層生物膜 |
D.①④存在著淋巴細胞,淋巴細胞不會透過②③,所以抗體的運輸不會是由⑤到達④,有些情況下可以由④到達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的基礎,與綠色植物的生長密切相關。下圖表示甲、乙兩個不同生態系統中,積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機物比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高等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葉綠體 |
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熱帶雨林,因為熱帶雨林溫度高,分解者活動比較弱,積累土壤中的有機物比例高 |
C.農藥施用不當,會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農藥,可通過食物鏈發生生物富集作用,并且營養級越高的生物體內往往積累越多 |
D.土壤缺水可導致植物葉片部分氣孔關閉,使光合作用受到影響,中間產物C3的含量也將會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碳循環示意圖,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成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碳循環是指二氧化碳在甲與丙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 |
B.乙在該生態系統中均處于第二營養級 |
C.甲、乙、丙共同組成了生態系統 |
D.生物X可能不具有成形的細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線粒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一株綠色植物置于密閉錐形瓶中,如甲圖所示。在連續60分鐘監測的過程中,植物一段時間以固定的光照強度持續照光,其余時間則處于完全黑暗中,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測得瓶內CO2濃度變化結果如乙圖所示。據此分析可知
A.最初10 min內,瓶內CO2濃度逐漸下降,說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漸增強 |
B.第20~30 min內,瓶內植物光合作用逐漸減弱,呼吸作用逐漸增強 |
C.第40~60 min內,瓶內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大致相等 |
D.瓶內植物在照光時段內實際的光合作用速率平均為90 ppmCO2/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體免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可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
B.體液免疫過程中,少數漿細胞可形成記憶細胞 |
C.HIV病毒攻擊T細胞,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嚴重缺陷 |
D.某種過敏原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生相應的過敏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孟德爾將純種黃色圓粒豌豆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并將F1黃色圓粒自交得到F2。為了查明F2基因型及比例,他將F2中的黃色圓粒豌豆自交,預計后代中不發生性狀分離的黃色圓粒個體占F2的黃色圓粒的比例為
A.1/9 | B.1/16 | C.4/16 | D.9/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生物有4對染色體,如1個初級精母細胞在產生精細胞過程中,其中1個次級精母細胞在分裂后期有1對姐妹染色單體移向同一極,則這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正常精細胞和異常精細胞的比例為
A.1﹕1 | B.1﹕2 | C.1﹕3 | D.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太陽光能轉化為人體肌肉收縮所需的機械能,需要經過的主要生理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吸收→主動轉運→ATP水解 |
B.光合作用→消化吸收→主動轉運→需氧呼吸→ ATP水解 |
C.呼吸作用→ ATP水解→光合作用→主動轉運→消化吸收 |
D.主動轉運→消化吸收→ATP水解→需氧呼吸→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