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顯微鏡中看到一個正在分裂的動物細胞如圖所示,此動物的初級卵母細胞中四分體個數、 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及 DNA 分子數分別是
A. 3、6、12、12B. 6、6、12、12
C. 3、6、6、12D. 3、3、12、6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植株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置于室外一晝夜,獲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甲中的光合作用開始于C點之前,結束于F點之后
B. 到達圖乙中的d點時,玻璃罩內的CO2濃度最高
C. 圖甲中的F點對應圖乙中的g點
D. 經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請仔細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實驗的親本中,母本是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其目的是______,操作結束后為防止外來花粉授粉,應進行套袋處理。 操作 ②叫______。
(3)高莖(A)對矮莖(a)為顯性,則雜種種子種下去后,長出的豌豆植株為____莖。
(4)若上述親本皆為純合子,讓F1進行自交,F2中高莖與矮莖之比為______,F2的基因型是______。
(5)F1自交的后代既有高莖又有矮莖的現象稱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基因重組的是
A. 四分體中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隨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而互換
B. 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組
C. 精子與卵細胞中染色體上基因的組合
D. 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將加入抗凝劑和生理鹽水的新鮮綿羊血液進行離心,結果如圖1;接著取上清液,分別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時用蒸餾水做對照,結果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取適量上清液加入雙縮脲試劑,若出現紫色則說明含血紅蛋白
B. 若要提取相關抗體用于免疫治療,最佳材料應是沉淀物
C. 圖2實驗中HCl、NaOH的濃度和滴數為自變量
D. 圖2實驗結果表明:血漿有一定的緩沖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 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的合成總是伴隨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D. 黑暗條件下,植物細胞中只有線粒體可以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十年隨著森林不斷遭到砍伐,馬鹿的棲息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為了更好的保護馬鹿,科研人員進行了研究。
(1)馬鹿的棲息環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導致生活在該空間的馬鹿的_________降低,馬鹿種群數量降低。
(2)如果出現馬鹿種群數量下降,除了考慮人為破壞環境引起的死亡率升高這一因素外,還應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員冬季調查得到不同類型的生境占森林總面積的比例(記為M)和馬鹿在不同生境類型中的出現頻率(記為N),結果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在________中沒有觀察到馬鹿活動點。結合M和N分析,馬鹿冬季最喜歡的生境是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兩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分子,共有51個氨基酸,其失去水分子數及形成肽鍵數目分別為( )
A. 51和51 B. 50和50 C. 50和49 D. 49和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微生物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但優良菌種的選育是基礎和關鍵,是顯著改善和提高產品種類、產量以及品質的先決條件。下圖是菌株分離和篩選的一般流程,回答問題。
(1)采樣: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之稱,在尋找目的菌株時要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集:人為控制條件使目的菌種占優勢,同時_____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長,例如培養霉菌時需將培養基的pH調至___________。
(3)分離:從物理性質上看,分離黹要配置___________培養基,并采用___________法火菌分離過程可采用___________接種。
(4)篩選:根據菌落___________特征進行鑒定(至少答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