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某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與該圖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③的結構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B、①和⑥在結構上有直接聯系
C、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結構只有⑤
D、②結構存在于該類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被稱作次級消費者
B. 種群在空間上隨機分布的原因之一是資源充足
C. 環境條件穩定時,種群的基因頻率也可發生改變
D. 群落演替的過程中,越高等的生物適應能力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藻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屬藍藻門,顫藻科)特有的藻藍蛋白能提高淋巴細胞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下列關于綠藻和螺旋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綠藻和螺旋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這與它們含有葉綠體有關
B.綠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
C.綠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沒有
D.水體富營養化會引起綠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 )
①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②雜種產生配子類別的比例
③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 ④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對一個以槭樹、山毛櫸和樺樹為主要樹種的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如圖。請回答問題.
(1)槭樹、山毛櫸和樺樹等樹種之間的關系是 。調查這些樹種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 。
(2)這個溫帶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約有6.28×105J/(cm2·a)的有機殘屑來不及被各種分解者所分解,推測影響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3)該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輸出。這個森林生態系統中,能量由生產者流到初級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約為 %(保留小數點后2位)。據圖中的能量值分析,生態系統的各種成分中, 的呼吸作用是能量流動的主要渠道。
(4)太陽能的不斷輸入是推動該生態系統 多項功能實現的基礎。
(5)少量動物的遷入和遷出,不會使森林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發生明顯變化,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其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促反應速率隨pH或溫度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
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
C.在A點適當提高溫度或在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
D.研究淀粉酶或過氧化氫酶參與的酶促反應,均可得到上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含3H標記的某種氨基酸注射到細胞中,則3H出現的部位如圖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針對該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③→④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④→⑤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 若④中的物質具有調節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 ④→⑤的過程需要載體和能量
D. ①→④的過程,體現了細胞器的分工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動物細胞各部分結構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后,取其中三種細胞器測定它們的有機物含量如下表所示(已知中心體不含有核酸),以下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器A含有微量核酸可能是線粒體
B.細胞器B含有脂質,可能是具有膜結構的內質網
C.細胞器C不含有脂質,含有核酸,說明其可能是核糖體
D.有氧呼吸的藍藻細胞與此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有A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使用鹽酸的目的是 ( )
①改變細胞膜的流動性
②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
③改變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④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⑤將RNA與蛋白質分離
⑥利于RNA與染色劑結合
⑦利于蛋白質與染色劑結合
⑧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A. ①④⑥ B. ②④⑧ C. ③⑤⑦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