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體內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稱為內環境,內環境的穩態是細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滲透壓的穩定遭到破壞,必然會引起代謝紊亂
B. 內環境滲透壓、pH和溫度的穩定,都給酶正常發揮催化作用創造了條件
C. 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異己、外來病原微生物也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機制
D. 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維持的,體液調節占主導地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真核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作用極為重要。圖1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部分生物膜(A結構)及其一側液體(B結構)的示意圖,圖2中a、b、c、d為細胞器,3H-亮氨酸參與圖示過程可合成物質3H-X.請據圖回答:
(1)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生物膜系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A、B結構中均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則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膜的一部分。呼吸作用過程中, B結構內發生的物質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結構中含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則A屬于葉綠體中的 _____________膜。
(3)圖2中的b除圖示功能外,還參與 _________________。觀察圖2中c常用染色劑是____________ 。
(4)圖2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藍藻細胞也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5)3H-X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中,各種生物膜的面積變化如圖3所示,則曲線X、Z代表的分別是圖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膜面積變化(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通過研究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分析得出呈“S”曲線增長的種群其增長率先增大后減小
B.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強于三北防護林
C. 通過研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可幫助人們合理設計人工生態系統,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 一棵樹上不同高度的喜鵲巢,體現出群落存在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內的細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中的DNA分子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 DNA復制發生在bc時期
B. 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de時期
C. ef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可能達到92條
D. 染色體交叉互換等基因重組都發生在cd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某微生物科研所為獲得耐高溫(55℃)纖維素分解菌,進行了一系列篩選工作:
(1)為獲得目的菌,在取樣前要用牛(羊)糞為原料進行高溫堆肥,為什么這樣做就能創造高溫環境_______。
(2)取樣后為了_____________,還要利用選擇培養基對目的菌進行培養。
(3)鑒別目的菌的培養基的成分為:羧基甲纖維素鈉(CMC-Na)12.0g、NaCl4.0g、NaH2PO42.0g、MgS04·7H200.3g、蒸餾水lOOmL、瓊脂、剛果紅,pH為7.0~7.4。分析培養基的成分及pH分析可知,該培養基中羧基甲纖維素鈉(CMC-Na)是為目的菌提供_______的物質,所鑒定的目的菌屬于______(填“細菌”或“真菌”)。
(4)在(2)(3)過程中培養溫度應保持在________。鑒別目的菌通常使用的染色劑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有氧呼吸的過程,其中①-③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①、②和③分別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膜和線粒體基質
B. ①和②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C. ②和③都能產生大量ATP
D. 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高等植物(圖A)和人體細胞(圖B)的亞顯微結構,請據圖回答:
(1)A、B兩圖中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用圖中數字表示)。
(2)若B是人的大腿肌細胞,在進行劇烈運動時,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是[ ]__________。
(3)若B是雞的紅細胞,則細胞中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用圖中數字表示)。
(4)若A細胞中線粒體產生的CO2用于本細胞的光合作用,則這個CO2分子穿過的磷脂分子共______層。
(5)研究表明:細胞內受損后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假設在B圖中受損線粒體的功能逐漸退化,會直接影響人體細胞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階段。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是__________。
(6)研究發現人體細胞質基質的pH在7.0左右,而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細胞質基質中的H+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DNA分子在復制完成后,新合成的那條子鏈的脫氧核苷酸的序列應與( )
A. 模板母鏈相同 B. 非模板母鏈相同
C. 兩條模板母鏈相同 D. 兩條模板母鏈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三倍體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無籽,備受人們青睞。下圖是三倍體西瓜葉片凈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Pn)與胞間CO2濃度(Ci)的日變化曲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與11:00時相比,13:00時葉綠體中合成C3的速率相對較高
B. 14:00后葉片的Pn下降,導致植株體內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C. 17:00后葉片的Ci快速上升,導致葉片暗反應速率遠高于光反應速率
D. 葉片的Pn先后兩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別是CO2濃度和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