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分裂間期,每個染色體(質)復制,DNA和染色體數量加倍 | |
B. | 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 | |
C. | 在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DNA數目也隨之加倍 | |
D. | 在分裂末期,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進入到兩個子細胞中 |
分析 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
(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
(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
(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A、在分裂間期,染色體(質)復制,復制后DNA含量加倍,染色體數目不變,A錯誤;
B、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B正確;
C、在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DNA數目不變,C錯誤;
D、在分裂末期,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進入到兩個子細胞中,使形成的子細胞和原來的母細胞染色體數目、形態完全相同,D正確.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律,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圖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圖,則C可表示重組質粒,D是受體細胞 | |
B. | 若圖1表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則從A、B到C的過程可以用滅活病毒誘導 | |
C. | 若圖2表示核移植后再進行胚胎移植,則該過程體現了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 |
D. | 若圖2中B為下丘腦,C是垂體,切斷BC間聯系,對胰島的影響比對甲狀腺更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流入第二營養級的總能量是c | |
B. | 該生態系統的次級生產量等于b1+c1+d1 | |
C. | 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分別為480 J/(cm2•a)和72 J/(cm2•a);生物體內貯存的能量分別為200 J/(cm2•a)和24 J/(cm2•a),則從P傳遞到Q1的效率為15% | |
D. | 圖Ⅱ中Q2的b2和d2中有一個表示“未利用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號基因組成中一定含有該致病基因 | |
B. | 該病一定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
C. | 控制這種遺傳病的基因一定存在于X染色體上 | |
D. | 若3號生一患該病的女兒,則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體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甲中細胞①和⑤均是T細胞,細胞⑦是效應T細胞 | |
B. | 樹突狀細胞的功能是識別和處理抗原,呈遞抗原S蛋白 | |
C. | 經圖甲中N過程形成的細胞③與細胞⑦細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體 | |
D. | 細胞①⑤⑦均具有識別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