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細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質、核仁、核孔等組成的,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B.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C.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核孔實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
細胞核的結構包括:核膜(雙層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質和RNA通過的地方)、核仁和染色質。核膜(雙層膜):可將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核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染色質(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物質DNA的主要載體。
A、核膜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保證細胞核的相對獨立性,A正確;
B、染色質(染色體)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DNA,B正確;
C、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一般而言,蛋白質合成越旺盛的細胞核仁越大,C正確;
D、核孔是細胞質與細胞核物質變換的通道,實現了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但并不是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膜及其所含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膜上
B.溶酶體膜蛋白經過修飾,不會被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水解
C.葉綠體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D.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膜上載體蛋白種類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產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脂肪、蛋白質和核糖都是生物體內的大分子有機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體內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共同的終產物
D.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科學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基因
B.摩爾根通過紅眼和白眼果蠅的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D.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同位素示蹤技術證明了DNA的雙螺旋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既具有多樣性,又具有統一性。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組成細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
B.細胞必須要與其他細胞共同構成整體才能體現生命活性
C.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D.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具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黃羽肉雞(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羽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M/m基因和位于Z染色體上的N/n基因共同控制,且M/m基因或N/n基因會影響另一對基因的表達。現用黑羽色的雌雄雞交配,F1雄雞中,黑羽色∶白羽色=3∶1,雌雞中,黑羽色∶黃羽色∶白羽色=3∶3∶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親本基因型組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分析___________基因型存在時,N基因不能表達。
(2)F1中黑羽色雌雄雞相互交配,子代黃羽色雌雞占__________ 。
(3)“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熱敏發現的性逆轉現象,即母雞轉變為公雞從而出現打鳴現象。
①“牝雞司晨”體現了表現型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②現有一只黃羽色的公雞和各種已知基因型的母雞,請你通過一次最簡單的雜交實驗判斷該公雞的基因型(注:WW致死)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現有一只司晨的“公雞”,請你通過一次最簡單的雜交實驗判斷這只雞的性染色體組成。(注:WW致死)。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化肥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及對環境的污染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固氮菌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從而分離得到自生固氮菌(不與植物形成共生體)用以對土壤進行接種已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下表是微生物培養時常用的兩種培養基,回答下列問題
培養基甲 | 馬鈴薯 | 葡萄糖 | 瓊脂 | 蒸餾水 | pH | ||||
200 g | 20 g | 15~20 g | 1000mL | 自然 | |||||
培養基乙 | 甘露醇(或蔗糖、葡萄糖) | KH2PO4 | MgSO4·7H2O | NaCl | CaSO4·H2O | CaCO3 | 瓊脂 | 水 | pH |
10 g | 0.2 g | 0.2 g | 0.2 g | 0.1 g | 5g | 20 g | 1000mL | 自然 |
(1)分離固氮菌選用_________(填甲或乙)培養基。從土壤深度看,選_________(填表層或深層)的土壤容易得到自生固氮菌的菌種,獲得的土樣用_________溶解后備用。
(2)接種前,將滅過菌的培養基放在37℃的恒溫箱中培養24h,目的是_________。
(3)用接種環蘸取少許稀泥漿,在培養基表面輕點15-20處,此操作過程中需對接種環進行_______次灼燒滅菌。接好種的培養皿要在_________處寫明實驗內容、接種人和日期。培養3-4天后可在接種的稀泥漿周圍看到黏膜液狀培養物,這是含有自生固氮菌的標志。
(4)某特定染液能使自生固氮菌著色,挑取黏液,用該染液染色后制成涂片,制成的涂片在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固氮菌的形態特征。篩選到的菌落需進一步分離純化,純化自生固氮菌的培養接種方法最常用的兩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說法中,合乎倫理道德的是( )
A.通過基因編輯設計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嬰兒
B.利用基因篩查選擇婚姻對象
C.利用基因身份證準確預測、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
D.運用試管嬰兒技術解決不孕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為研究遮蔭對沙漠地區某植物葉形態和光合參數的影響,取該植物若干株分為兩組,實驗組進行遮蔭(60%自然光)處理兩個月(遮蔭馴化),對照組一直處于自然光下,其它培養條件均相同。兩個月后回到自然條件下測定的各參數見下表。
組別 | 呼吸速率(molCO2m-2s-1) | 最大凈光合速率(molCO2m-2s-1) | 氣孔導度mmolm-2s-1 | 水分利用率molCO2mol-1H2O | 葉綠素含量 mgg-1 |
實驗組 | 2.39 | 19.12 | 320 | 73.6 | 2.2 |
對照組 | 3.43 | 17.60 | 240 | 80.0 | 1.9 |
(1)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物質有____。
(2)由表可知,實驗組的水分利用率低于對照組,是由于____從而使蒸騰速率加快。由此推測,經馴化后的植株重新回到沙漠環境中,對干旱的適應能力將____(填“增強”或“減弱”)。
(3)遮蔭后植株的最大真光合速率并沒有降低,據表推測該植株可能是通過____來適應弱光環境。
(4)促進根系的生長有利于使植物適應沙漠環境。在“探究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的實驗中,如果發現與對照組(蒸餾水組)相比,實驗組隨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的增加,生根效果越來越差,則無法確定最適濃度;若要確定最適濃度,還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