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物種子萌發時,胚乳或者子葉中儲存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會大量分解或轉化來滿足萌發對物質和能量的需求。現將玉米種子和某油料作物(脂肪含量達干重70%)種子置于黑暗,通氣,水分充足且溫度適宜的條件下萌發。
Ⅰ、每天定時取相同數量的玉米萌發種子,一半直接烘干稱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稱重,計算每粒的平均干重(單位:mg/粒),結果如下表所示。若只考慮種子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于胚乳,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h) | 0 | 24 | 48 | 72 | 96 | 120 |
萌發種子 | 221.3 | 205.9 | 205.3 | 204.2 | 177.7 | 172.7 |
胚乳 | 198.7 | 183.8 | 174.9 | 161.7 | 118.1 | 91.1 |
(1)玉米胚乳中儲存有大量淀粉,除此之外還含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有機大分子。種子萌發時,胚乳中的淀粉被徹底水解成_______________,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
(2)萌發過程中在_______________ 小時之間玉米種子的有機物消耗速率最大;胚乳的部分營養物質會轉化成幼苗的組成物質,其最大轉化速率為____mg·粒-1·d-1。
Ⅱ、定期檢查萌發油料作物種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漸減少,到第11d時減少了90%,干重變化如圖所示。
(3)為了觀察種子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對種子子葉切片染色, 再使用50%酒精_____________,然后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___________色的脂肪顆粒。
(4)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填 C、N或O)。
(5)上述實驗結束后,如果使玉米和油料作物萌發種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蛋白質 纖維素(或答脂肪) 葡萄糖 72—96 22 蘇丹Ⅲ/蘇丹Ⅳ 洗去浮色 橘黃色/紅色 O 光照 無機鹽
【解析】
脂肪的鑒定,脂肪可以被蘇丹III染液染成橘黃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須有光(光反應),同時需要根從土壤中吸收的礦質元素,用來合成有機物。
Ⅰ(1)玉米胚乳中儲存有大量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在種子萌發過程中胚乳組織中的淀粉被徹底水解為葡萄糖,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
(2)由種子萌發的圖解可以看出,在72-96小時之間,胚乳的干重下降最快,即種子的呼吸速率最大。根據題中告訴的“若只考慮種子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于胚乳”作進一步的分析。在種子萌發過程中,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被胚細胞吸收后,一部分轉化為胚發育成幼苗的組成物質,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據此,通過對表中“萌發種子直接烘干稱重各時間段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依次計算出:0-24小時為15.4mg;24-48小時為0.6mg;48-72小時為1.1mg;在72-96小時為204.2-177.7=26.5 mg,在96-120小時為177.7-172.7=5 mg。上述計算獲得的數據為在有有機物轉化的情況下個時間段的干物質減少量,然后根據切取胚乳烘干稱重獲得的各時間段的數據,可算出在各個時間段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機物量,即胚乳減少的干重量可依次計算出來,分別為14.9 mg,8.9 mg,13.2 mg,43.6 mg,27 mg。若要求得最大的轉化速率,則需將相應時間段內的胚乳干物質減少量減去在萌發種子干物質的減少量來求得,實際只需計算最后兩個時間段即可,因為在這兩個時間段內的呼吸最旺盛,計算獲得如下數據:72-96小時轉化速率為43.6-26.5=17.1mg,96-120小時為27-5=22mg,即最大轉化速率為22mg。
Ⅱ(3)脂肪需要使用蘇丹Ⅲ(蘇丹Ⅳ)染色,還需要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
(4)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種子萌發時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應該是脂肪水解時加入的水的質量,故導致萌發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5)上述條件下種子萌發的幼苗與自然條件下萌發生長的幼苗相比,缺少生命活動所需的礦質離子的吸收和光合作用,因此,若要使上述條件下萌發種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須進行光合作用,既需要提供的條件是適宜的光照、所需的無機鹽。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人們對生物工程技術發揮的作用褒貶不一,但生物工程在為人們提供需要的生物新品種或新產品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轉人生長激素基因牛發生的可遺傳變異是_________;基因表達載體除了包含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外,還應具有____;②過程常采用的技術是_____。
(2)③過程用到的生物技術手段有_____和胚胎移植。如欲得到基因型相同的兩頭牛犢,可在_____階段,采用_________技術達到此目的,兩頭牛的性別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將prG(基因)導入漿細胞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應進行多次_________檢測,Ⅲ代表的細胞具有_________的特點,具有此類功能的細胞還可以通過_____(技術)方法獲得。
(4)在抗蟲棉培育過程中,棉花受體細胞進一步培養形成_________組織,然后經過_____形成抗蟲棉植株,該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若要獲得該種抗蟲棉的無病毒植株,應選用其_____處的組織進行培養。
(5)將抗蟲基因插入Ti質粒的_________上構成重組Ti質粒。④過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羧酸酯酶(CarE)制劑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需使用Taq聚合酶
B. 過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獲取目的基因
C. 過程③可將重組表達質粒導入所有的大腸桿菌
D. 過程④可利用DNA分子雜交鑒定目的基因是否己導入受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如下圖所示:
(1)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單克隆抗體制備,都應用了細胞融合技術,電激和聚乙二醇都可以誘導相應的細胞融合,在誘導動物細胞融合時,還可以用 ① 。細胞融合的原理是 ② 。
(2)融合后的細胞,僅僅由2個細胞互相融合的類型有 ③ 種,其中符合要求的細胞是 ④ , 其特點為 ⑤ 。
(3)向動物體內反復注射某種抗原,并從動物血清中分離出抗體,這種抗體與單克隆抗體相比,存在的缺點是 ⑥ (至少答2個)。由單克隆抗體技術研制成的“生物導彈”由兩部分構成,其中一部分被稱為“瞄準裝罝”,它作用的原理是 ⑦ ,其特點為 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干擾素是用于治療病毒感染和癌癥的免疫活性蛋白質,若人的干擾素基因在大腸桿菌內表達,產生的抗病毒性較低且保存困難,若將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造為絲氨酸,則生產出的干擾素的抗病毒性是原來的100倍,且可在70℃條件下保存半年,下圖是構建干擾素工程菌的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③過程將B導入大腸桿菌,需用____________對大腸桿菌進行處理,使其處于_________態。
(2)要檢測B是否導入大腸桿菌,將③過程后的大腸桿菌先接種于含_________的培養基上,然后將在該培養基上生長的大腸桿菌接種在含_______的培養基上,在前者培養基上能生長而在后者培養基上不能生長的是導入B的工程菌。
(3)基因工程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之后,在短短40年間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成為生物科學核心技術,在農牧業、工業、環境、能源和醫藥衛生等方面展示出美好的前景,據相關資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上面是轉基因抗凍番茄培育過程的部分示意圖(ampr為抗氨芐青霉素基因),甲、乙表示相關結構或細胞。PstI酶和SmaI酶切割基因后將產生不同的黏性末端。圖中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提取魚的抗凍蛋白基因以避免目的基因末端發生任意連接,用此二酶切割質粒產生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為探究補充不同光照對某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對照組給予自然光照。在等強度自然光照的基礎上,A組補充光源為紅光:藍光=1:1的光;B組補充光源為紅光:藍光=3:1的光;C組補充光源為紅光:藍光=5:1的光。三組補充光源的總強度相同,每天補光2h,一段時間后測定幼苗的凈光合速率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
(2)當光照強度小于500μmol·m-2·s-1時,補光對凈光合速率的影響不明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幼苗中吸收紅光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分析實驗可知,栽培該植物時,白天可以通過____________來促進幼苗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從種植煙草的土壤里分離得到的尼古丁(C10H14N2)降解菌株SC接種到尼古丁培養基中,30℃搖床培養并定時取樣,測定并計算發酵液中的尼古丁濃度和菌體濃度,得到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分離SC時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劃線法
B. 培養36h時SC的數量為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
C. 影響SC種群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O2濃度和pH
D. 發酵液中的尼古丁為SC提供碳源和氮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開始時燒杯內的液面和長頸漏斗內的液面相平。在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的過程中( )
A. 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漸加快后逐漸減慢最終維持穩定
B. 水分子只能通過半透膜從清水向蔗糖溶液擴散
C. 當漏斗內液面保持不變時,水分子不再通過半透膜擴散
D. 當半透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速率相等時,長頸漏斗內液面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核基因P53是細胞的“基因組衛士”。當人體細胞DNA受損時,P53基因被激活,通過圖示相關途徑最終修復或清除受損DNA,從而保持細胞基因組的完整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細胞中P53基因的存在對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這是________的結果。
(2)圖中①是____________過程,該過程控制合成的P53蛋白通過調控某DNA片段合成lncRNA,進而影響過程①,該調節機制屬于________調節。
(3)細胞中lncRNA是________酶催化的產物,lncRNA之所以被稱為非編碼長鏈,是因為它不能用于________過程,但其在細胞中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4)圖中P53蛋白可啟動修復酶系統,從而對受損傷的DNA進行修復。據圖分析,P53蛋白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5)某DNA分子在修復后,經測定發現某基因的第1201位堿基由G變成了T,從而導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比原蛋白質少了許多氨基酸,原因是原基因轉錄形成的相應密碼子發生了轉變,可能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用序號和箭頭表示)。
①AGU(絲氨酸) ②CGU(精氨酸) ③GAG(谷氨酸) ④GUG(纈氨酸) ⑤UAA(終止密碼) ⑥UAG(終止密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